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九山的意思、九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九山的解釋

(1).九州的大山。《書·禹貢》:“九山刊旅。” 孔 傳:“九州名山與槎木通道而旅祭矣。”《國語·周語下》:“封崇九山。” 韋昭 注:“凡此諸言九者,皆謂九州之中山川藪澤。”《史記·五帝本紀》:“唯 禹 之功為大,披九山。”

(2).九座山。《呂氏春秋·有始》:“何謂九山? 會稽 、 太山 、 王屋 、 首山 、 太華 、 歧山 、 太行 、 羊腸 、 孟門 。” 金 元好問 《穎亭留别》詩:“七風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鬱峥嶸,了不受陵跨。” 施國祈 箋注:“九山,案 轘轅 、 潁谷 、 告成 、 少室 、 大箕 、 大陘 、 大熊 、 大茂 、 具茨 是也。”

(3).指 九嶷山 。 唐 李賀 《湘妃》詩:“蠻娘吟弄滿寒空, 九山 靜緑淚花紅。” 唐 陳羽 《湘妃怨》詩:“ 九山 沉白日,二女泣滄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九山”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九州的大山

指古代中國九州範圍内的主要山脈,象征地理上的重要标志。《尚書·禹貢》記載“九山刊旅”,意為大禹治理九州時開辟山路、祭祀名山。這一概念在《史記·五帝本紀》等古籍中均有提及,強調山川在政治與文化中的象征意義()。

2.特指的九座山

不同文獻對“九山”的具體所指存在差異:

3.指九嶷山

在文學作品中,“九山”常代指湖南的九嶷山。例如唐代李賀《湘妃》詩雲“九山靜綠淚花紅”,陳羽《湘妃怨》亦以“九山沉白日”暗喻九嶷山,與舜帝傳說相關()。


“九山”既可泛指九州名山,也可特指某一組九座山峰或九嶷山,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若需更完整的文獻來源或山名列表,可參考《禹貢》《呂氏春秋》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九山》的意思

《九山》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九座山"。在中國文化中,數字九具有特殊的意義,被視為吉祥、長久和完整的象征。因此,《九山》也象征着一片茂盛的山脈,可能是九座大小不一的山,也可以引申為指整個山系。

拆分部首和筆畫

《九山》這個詞可以通過拆分部首和筆畫進行解讀。

拆分部首:乙 山

筆畫:乙(1畫)+ 山(3畫)

來源和繁體

《九山》這個詞的來源與繁體字有關。在繁體字中,九的形狀比簡體字更為複雜,多了一撇。因此,《九山》在繁體字中寫作「九山」。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書寫中,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九山》在古代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變化,但總體上仍然保留了"九"和"山"兩個字的基本形态。

例句

1. 這座國家的境内有九山相連,風景如畫。

2. 他乘坐遊船,欣賞着九山連綿的美景。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九山連綿、九山環繞、九山脈

近義詞:九座山、九個山峰、九個山巒

反義詞:一山、平地、無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