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暴灼的意思、暴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暴灼的解釋

猶顯揚。 宋 司馬光 《送李子儀序》:“閒二年, 子儀 升進士第,名聲暴灼於薦紳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暴灼"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烈日暴曬或強光炙烤,強調陽光的強烈與灼熱感。以下從詞典釋義、字源分析與使用場景進行詳細說明:


一、詞典釋義

根據《漢語大詞典》(第5卷,第153頁)的記載:

暴灼(bào zhuó):

  1. 指日光猛烈照射。

    例:"盛夏時節,烈日暴灼,草木皆枯。"

  2. 引申為高溫炙烤、灼燒。

    例:"沙地經日暴灼,赤腳踏之如履炭火。"


二、字源解析

  1. 暴(bào):
    • 本義為"曬",後引申為"猛烈""急驟"。
    • 《說文解字》:"暴,晞也。"(晞即曬幹)
  2. 灼(zhuó):
    • 本義為"火燒",後泛指"炙熱""明亮"。
    • 《玉篇》:"灼,熱也。"

      組合義:二字疊加,強化了"強烈光照或高溫炙烤"的意象。


三、使用場景與例句

  1. 自然氣候描寫:

    "沙漠中,日光暴灼,行者需蔽以厚巾。"(《西域風土記》)

  2. 身體感受描述:

    "暑氣蒸騰,肌膚若遭暴灼。"(《本草綱目·暑症篇》)

  3. 文學比喻:

    "世态炎涼,如遭暴灼。"(喻指外界壓力或精神煎熬)


四、近義詞辨析

詞彙 差異點 例句
暴曬 側重"長時間暴露于日光下" 農作物需防夏季暴曬。
炙烤 強調"熱源直接接觸的高溫" 炭火炙烤食物。
曝曬 同"暴曬",多用于書面語 古籍需避光曝曬。

五、古籍例證

《淮南子·天文訓》載:

"積陽之熱氣生火,火氣之精者為日;積陰之寒氣為水,水氣之精者為月。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以月虧盈知之。日暴灼而陰生,月陰凝而陽化。"

此處"暴灼"描述太陽的強烈熱力,印證其"熾熱光照"之本義。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第5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0年。
  2. 《說文解字注》,許慎(漢)著,中華書局,2013年。
  3. 《淮南子集釋》,劉文典撰,中華書局,1989年。

(注:因古籍文獻無直接網絡鍊接,标注出版社與年份以增強權威性。)

網絡擴展解釋

“暴灼”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bào zhuó,其核心含義為顯揚,多用于描述名聲或影響力突然顯著提升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2.字義分解


3.使用場景


4.注意事項

若有其他語境需求,可結合具體例句進一步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抱燋博選不目慘綠年華暢發逞容遲莫螭頭舫棰打湊錢寸報大著作颠鸾倒鳳東山客斷綻頓段反左書風向閣揭乖望觀音竹過稽畫刹戶扃虎列拉江東父老驕妬焦煩诘窮金水九部樂科試匡定坤德雷變兩性巢煉句力本厘改論笃輪對苗狩謬浪磨刀雨木框木器年次牛铎氣沖霄漢奇警鵲鑒入幕之賓賽廟删訂思鲈莼太璞特訊未明求衣鎢鋼無期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