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述撰 ”。
亦作“ 述譔 ”。撰述;著作。 清 孫枝蔚 《客金陵一月将歸維揚留别周雪客》詩:“公子況玅年,所期富述撰。” 清 王韬 《送西儒理雅各回國序》:“覽者已歎為西儒述譔之富。”
“述撰”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ù zhuàn,其核心含義是撰述、著作,強調通過文字詳細叙述或創作内容。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總結來說,“述撰”是一個兼具叙述與創作雙重含義的詞彙,常用于褒義語境,強調文字表達的嚴謹性和藝術性。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清代孫枝蔚、王韬的相關作品。
述撰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述"和"撰"兩個字組成。
“述”字的部首是“辵”,總共有7個筆畫;“撰”字的部首是“手”,總共有15個筆畫。
“述”字的本義是“陳述、叙述”,而“撰”字的本義是“寫作、記錄”。兩個字合在一起,表示通過文字表達思想、觀點和事實。
在繁體字中,“述”字的形态與簡體字相同,而“撰”字則是繁體字的形式。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兩個字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根據不同的曆史時期和地域,書法家和文字學者可能有不同的書寫風格。
1. 他将自己的經曆和見解述撰成一本書。
2. 這篇文章是他撰述的,内容非常精彩。
述情、述說、述評、撰稿、撰文、撰寫
記述、 記載、叙事、叙述、叙文、撰寫、撰述
吐露、諱言、隱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