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膽大于身的意思、膽大于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膽大于身的解釋

猶言膽大如鬥。謂無所忌憚。語出《舊唐書·李昭德傳》載 丘愔 劾奏 李昭德 語:“臣觀其膽,乃大於身,鼻息所衝,上拂雲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膽大于身”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 釋義與比喻
該成語字面意為“膽量比身體還大”,比喻人無所忌憚、膽識過人,常用于形容行事極為大膽或自信到無所畏懼的狀态。其核心含義與“膽大如鬥”相近,但更強調膽量與身體比例的反差。

2. 出處與典故
源自《舊唐書·李昭德傳》中丘愔彈劾李昭德的奏言:“臣觀其膽,乃大于身,鼻息所沖,上拂雲漢。”。此處通過誇張手法,暗諷李昭德行事張揚、毫無顧忌。

3. 近義詞與反義詞

4. 用法與感情色彩

5. 補充說明
該成語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屬較為文雅的表達,常見于書面語或曆史類文本中。需注意結合語境判斷其褒貶傾向。

網絡擴展解釋二

《膽大于身》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一個人膽子很大,敢于承擔冒險的行為,超過了自身的能力和才智。 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月”和“又”,其中“月”表示肉體,而“又”表示手。它的筆畫數為16畫。 《膽大于身》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資治通鑒》這部曆史書,其中寫到韓幹在做官的時候,他的膽量大到與其身份地位不相符合,因此有了這個成語的出現。 繁體字的寫法是「膽大如千斤」,它保留了原意,隻是在字形上稍有不同。 在古時,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所變化。例如在《康熙字典》中,也記錄了這個成語的古體寫法為「膽大如鬥」。 以下是一個關于《膽大于身》的例句:張三雖然年輕,但他膽大于身,敢于挑戰困難任務。 與《膽大于身》相關的組詞有:膽大心細、膽大心小、心膽相照等。 《膽大于身》的近義詞有:視死如歸、膽大包天、身經百戰等。 而與之相反的反義詞則是膽小如鼠、避世離群等。 希望以上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