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象服的意思、象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象服的解釋

古代後妃、貴夫人所穿的禮服,上面繪有各種物象作為裝飾。《詩·鄘風·君子偕老》:“象服是宜。” 毛 傳:“象服,尊者所以為飾。” 陳奂 傳疏:“象服未聞,疑此即褘衣也。象,古襐字,《説文》:‘襐,飾也。’象服猶襐飾,服之以畫繪為飾者。” 唐 錢起 《貞懿皇後挽詞》:“有恩加象服,無日祀高禖。” 宋 王安石 《右千牛衛将軍仲焉故妻永嘉縣君武氏墓志銘》:“象服之粲兮,容車之睆兮。” 清 馮桂芬 《顧蓉莊年丈七十雙壽序》:“象服繡葆,蹌躋一庭,國恩家慶,矜耀閭裡。”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象服”是古代中國貴族女性在正式場合穿着的禮服,具有鮮明的身份象征和裝飾特征。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功能
    象服是後妃、王後、夫人等貴族女性的禮服,主要用于祭祀、冊封等重要儀式。其核心特征在于服飾上繪制的各種物象或圖形,作為身份與地位的标志。

  2. 裝飾與形制

    • 圖案象征:禮服上的裝飾物象可能包括日月、星辰、龍鳳等具有等級意義的紋樣,體現禮制規範。
    • 文獻佐證:《詩經·鄘風·君子偕老》中“象服是宜”是最早的記載,漢代毛亨注解稱其“尊者所以為飾”。
  3. 曆史與文化意義

    • 唐代錢起《貞懿皇後挽詞》、宋代王安石的詩文均提到象服,顯示其作為貴族禮儀服飾的延續性。
    • 清代學者陳奂認為“象”通“襐”(裝飾),進一步說明其名稱與裝飾功能的關聯。
  4. 與其他禮服的區分
    部分學者推測象服可能與“褘衣”(王後祭服)類似,但具體形制因史料缺失尚無定論。

象服是古代高階女性彰顯身份的特制禮服,通過繁複的物象紋飾強化等級制度,其名稱、形制與功能在《詩經》及曆代文學作品中均有印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象服》的意思

《象服》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象征性的服裝”。這個詞可以劃分為兩個部首,左邊是“⺧” (象頭部),右邊是“衣” (衣服部分)。

《象服》的筆畫

《象服》總共有11畫。其中,“⺧”部分為3畫,“衣”部分為8畫。

《象服》的來源

《象服》一詞來源于古代儒家經典《禮記·玉藻》中的記載,原指古代君主祭祀時所穿的特殊服裝,用來象征君主的威嚴和儀态。

《象服》的繁體

《象服》的繁體字為「象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象服》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其中,“⺧”部分稱為“象頭部”,其形狀更加生動,類似于象的頭部。而“衣”部分與現代寫法相同。

《象服》的例句

例句一:古代君主在重要祭祀儀式上都會穿着莊嚴的《象服》。

例句二:作為一種傳統文化符號,古代《象服》代表了君主的權威和尊嚴。

《象服》的組詞

1. 象征:意指某種符號或事物代表着特定的含義。

2. 服裝:指人們穿着的衣物。

3. 服飾:指人們整體打扮和裝飾。

《象服》的近義詞

1. 祭服:指在祭祀儀式上穿着的特殊服裝。

2. 禮服:指在正式場合穿着的莊重服飾。

《象服》的反義詞

1. 平常裝:指日常生活中普通的衣物打扮。

2. 休閑裝:指休閑場合穿着的舒適衣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