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牛渚矶的意思、牛渚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牛渚矶的解釋

在今 安徽省 馬鞍山市 西南 長江 邊,為 牛渚山 北部突出于 長江 中的部分,又名 采石矶 ,是溝通 大江 南北的重要津渡。為 晉 溫峤 燃犀、 袁宏 高詠以及傳說 唐 李白 捉月溺水處。 宋 周必大 《二老堂雜志·記太平州牛渚矶》:“至 采石鎮 渡夾登 牛渚磯 。俯見 大江 ,閔然犀之取禍;傍顧荒臺,痛捉月之殞身;遙瞻西岸,思 樊若水 之獻策。”參見“ 犀照牛渚 ”、“ 牛渚詠 ”、“ 捉月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牛渚矶是長江沿岸的著名矶石之一,位于今安徽省馬鞍山市采石鎮,又稱“采石矶”。其名稱來源于地理形态,“牛渚”指形似牛鼻的江邊石灘,“矶”為突出江邊的岩石或石灘。該地三面環水,地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争之地,亦因李白《夜泊牛渚懷古》等詩作而成為文學意象。

從漢語構詞法分析,“牛渚矶”屬于複合式地名名詞。“牛”取形似之意,“渚”在《漢語大詞典》中釋義為“水中的小塊陸地”,“矶”在《說文解字》中釋作“水激磧也”,特指江邊突出的岩石地貌。三字組合精準概括了該地“形如牛鼻、突入江中”的地理特征。

曆史文獻佐證其重要性:《太平寰宇記》載“牛渚山突出江中,謂為牛渚圻”,《元和郡縣志》記“晉溫峤燃犀燭怪”典故即發生于此。明代《采石矶重建太白樓記》詳述其作為長江三矶之首的地位。

文化價值層面,該地現存太白樓、三元洞等古迹,收錄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曆代文人如白居易、王安石等在此留有詩作,尤以李白《橫江詞》最具代表性:“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成為描繪該景點的經典詩句。

網絡擴展解釋

牛渚矶是位于中國安徽省馬鞍山市西南長江邊的一處地理與曆史文化名地,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地理位置與名稱

牛渚矶是牛渚山北部突入長江的矶石,現名采石矶,與嶽陽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并稱“長江三矶”。其名稱演變包含多個傳說:

  1. 牛渚:古傳有金牛出沒于江渚,故稱“牛渚矶”;
  2. 采石矶:三國東吳時期,僧人掘井得五彩寶石,遂改名。

二、曆史典故與文化意義

  1. 軍事要地:作為長江南北重要渡口,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三國孫權與劉備曾在此相遇。
  2. 文人轶事:
    • 晉代溫峤曾在此“燃犀”照妖,袁宏月夜高詠詩篇;
    • 唐代李白傳說在此醉酒撈月溺亡,增添浪漫色彩。
  3. 文學意象:古詩文中常以“牛渚矶”象征幽靜雅緻之境,如李白《夜泊牛渚懷古》、姜夔《牛渚》等。

三、相關成語與象征

作為成語,“牛渚矶”喻指遠離塵嚣的甯靜之地,源自南朝庾信觀牛群于江渚的意境。

四、現代價值

現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融合自然景觀與人文遺迹,如廣濟寺、李白紀念館等,是研究長江文化的重要載體。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詞或傳說細節,可參考《姑孰十詠》《元和郡縣志》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八遐不速彩色攝影朝烏侈縱钏子捶毆刺人寸折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黨莽悼愓蹈厲之志櫈杌抵鬥丁妻凍刺刺冬霰冬汛豆鼠複元鲠鲠耕獲刮肉貴圉荒忽火壺盧貨賂稽殆解溲進奬季鹹駒麗曠夫怨女誇贊狼抗柳絮風李膺門滿處昧瞀鬧火攀連氣決岐路清吉罄述躟躟靸鞵室妹屍竊適徙壽穴輸款熟落私便塌翅桃花癸水天津市無筴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