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屈曲貌。 唐 杜甫 《雕賦》:“聯拳拾穗,長大如人。” 唐 杜甫 《漫成一絕》:“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潑剌鳴。” 宋 李綱 《六月十八日同陳興宗等晚遊泛碧齋》詩:“亂螢行熠熠,宿鷺立聯拳。”
“聯拳”是一個古典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屈曲、蜷縮的姿态,常見于詩詞等文學作品中。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聯拳”指物體或生物屈曲蜷縮的形态,多用于描繪鳥類栖息時的姿态。例如杜甫《漫成一絕》中“沙頭宿鹭聯拳靜”,生動刻畫了白鹭蜷縮休憩的靜谧畫面。
動物姿态
杜甫《雕賦》:“聯拳拾穗,長大如人”,形容雕鳥俯身啄食時屈頸的動作;
李綱《泛碧齋》詩:“宿鹭立聯拳”,描繪鹭鳥單足伫立的蜷曲姿态。
引申意境
該詞常與“靜”“熠熠”等詞搭配,通過形态描寫營造靜谧或生動的場景氛圍,如“沙頭宿鹭聯拳靜,船尾跳魚潑剌鳴”。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主要出現在古籍解讀或文學創作中。如需引用,建議優先參考杜甫詩作(如、5、8)及《漢語大詞典》等權威來源。
聯拳是一個漢語詞語,拆分成“聯”和“拳”兩個部分。其中,“聯”的部首是“辶”,共有6畫;“拳”的部首是“手”,共有9畫。
“聯拳”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武術。在武術中,“聯拳”指的是合作練習拳法的一種方式,兩人共同練習、對練,相互配合,以提高自己的技藝。
在繁體字中,“聯拳”可以寫作“聯拳”。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根據《說文解字》,聯拳的古代寫法是“聯拳”。
以下是一個關于聯拳的例句:
他們經常一起練習聯拳,互相幫助提高自己的功夫。
一些與聯拳相關的組詞包括:“練拳”、“拳法”、“武術”等。
與“聯拳”近義詞有:“合拳”、“對拳”等。
與“聯拳”反義詞沒有明确意思的搭配,因為“聯拳”強調的是合作與配合的概念。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