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記注的意思、記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記注的解釋

(1).記錄史實。 周 代左史記言,右史記事。 漢 代以後,起居注官侍天子左右記錄言行。 漢 王粲 《為劉荊州與袁尚書》:“且當先除 曹操 ,以卒先公之恨,事定之後,乃議兄弟之怨,使記注之士,定曲直之評,不亦上策邪?” 唐 柳虬 《上周太祖書》:“而 漢 魏 已還,密為記注,徒聞後世,無益當時,非所謂将順其美,匡救其惡者也。”《金史·孟浩傳》:“ 浩 對曰:‘良史直筆,君舉必書。帝王不自觀史,記注之臣乃得盡其直筆。’”

(2).起居注;編年實錄。 隋 牛弘 《請開獻書表》:“故知衣冠軌物圖畫記注,播遷之餘,皆歸 江左 。”《資治通鑒·唐文宗開成四年》:“上就起居舍人 魏謩 取記注觀之。” 胡三省 注:“記注,即起居注。”

(3).記述、注釋。 清 尤侗 《餘賓碩<金陵覽古>序》:“駕言出遊,匝月而窮其勝,得詩六十首,首各記注。”

(4).挂懷,關注。 陳夔龍 《夢蕉亭雜記》卷一:“乃工科給事中 王培佑 ,日前因事召見,奏言拳民忠勇可用,頗蒙記注。”


猶記錄。《後漢書·律曆志論》:“歷載彌久,暨於 黃帝 ,班示文章, 重 黎 記註。”《舊唐書·柳登傳》:“然 芳 勤於記註,含毫罔倦。” 清 趙翼 《餘既答稚存黃金之嘲乃又有詩來索戰再作長句報之》:“我将請司甲乙帳,朱出墨入煩記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記注”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記錄史實

2.起居注或編年實錄

3.記述與注釋

4.挂懷、關注(引申義)


該詞核心含義與曆史記錄相關,後衍生出注釋、關注等用法。不同語境需結合具體文獻分析,如古代史書多指前兩義,文學作品中可能涉及後兩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記注

《記注》這個詞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拆分部首分别是“言”和“注”。其中,“言”是指“說話”、“語言”的意思,而“注”則表示“加上、解釋”等含義。

根據筆畫順序,用筆順一分為二,可以分别計算出這兩個字的總筆畫數。其中,“言”的筆畫數為7畫,而“注”的筆畫數為8畫。

關于《記注》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的使用。在古時候,人們在書寫和閱讀時經常需要做一些标記和解釋,以便于理解和記憶。這種标記和解釋的行為就稱為“記注”,也就是說明文字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記注的寫法與簡體字相似,隻是字形稍有差異。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例如,《記注》一詞中的“注”字,在古代文字中可能使用了更加複雜的形狀和筆畫結構,而現代簡化字則将其簡化為了現在的形态。

以下是一個使用《記注》一詞的例句:

讀完這本書後,可以在書的最後一頁做上記注,以便于日後複習和回顧。

與“記注”相關的組詞有:“寫字記注”、“語言記注”等。

與“記注”相近意義的詞包括:“注釋”、“标記”等。

與“記注”相反意義的詞可以是“省略”、“删除”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