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頭木驢的意思、尖頭木驢的詳細解釋
尖頭木驢的解釋
古時攻城戰車。六輪,上橫大木為脊,長一丈五尺,高八尺,上尖下方,外蒙以生牛皮,内載十人;推逼城下,以攻城作地道。見 明 茅元儀 《武備志·軍資乘攻二》。
詞語分解
- 尖頭的解釋 ∶尖銳的端部 ∶某些木制管風琴的管腳下端的金屬尖詳細解釋猶滑頭。 劉亞舟 《男婚女嫁》第三二章:“幹得猛,怕人家說她出風頭,顯大包。幹得松,怕人家說她耍尖頭,惜氣力。”
- 木驢的解釋 .古代一種兵車。用于攻城。《梁書·侯景傳》:“明日, 景 又作木驢數百攻城,城上飛石擲之,所值皆破碎。”《舊唐書·忠義傳下·薛願》:“賊将 阿史那承慶 悉以鋭卒併攻,為木驢、木鵝、雲梯、衝棚四面雲合。
網絡擴展解釋
“尖頭木驢”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本義:古代攻城器械
根據《武備志》《武經總要》等軍事典籍記載,尖頭木驢是宋代出現的攻城戰車。其結構特征包括:
- 外形:六輪木質車體,頂部呈尖錐形,底部方正,總長約4.7米(一丈五尺),高約2.5米(八尺)
- 防護:外層覆蓋生牛皮或鐵皮,類似古代“裝甲車”,可抵禦箭矢、滾石
- 功能:内部可藏10名士兵,用于掩護攻城、挖掘地道或破壞城牆
二、成語比喻義
該詞衍生為成語後,含義發生轉變:
- 核心含義:形容固執己見、不聽勸告的愚蠢行為
- 使用場景:多用于批評決策錯誤卻堅持不改者,如《梁書》記載其被焚毀的典故即暗含對固執行為的否定
三、常見誤解辨析
部分資料提及“酷刑工具”屬性(如),但權威考據顯示:
- 原始用途:明确作為軍事器械存在,酷刑記載多見于明清小說,屬後世演繹
- 名稱混淆:可能因“木驢”刑具同名導緻誤解,但二者在形制、用途上無直接關聯
提示:若需了解相關成語的近義詞,可參考“剛愎自用”“冥頑不靈”等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尖頭木驢的意思
尖頭木驢是一個漢語詞語,泛指傲慢自大、目中無人的人。通常用來形容那些傲慢自大、目中無人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尖(部首:屍,3筆)頭(部首:至,頁,5筆)木(部首:木,4筆)驢(部首:馬,7筆)
來源
“尖頭木驢”這個詞語最初出自《魏書·卷59·莊子賈逵列傳》:“凡一世之英俊,皆尖頭木驢也。”形容形貌傑出的人往往也具備一些傲慢自大的性格。
繁體字
尖頭木驢(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書之前,尚無“尖頭木驢”這個詞語的形成與運用。因此,無法給出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例句
他總是對别人傲慢無禮,真是個尖頭木驢。
組詞
尖頭、木驢
近義詞
傲慢自大、目空一切、狂妄自大、狂傲自大
反義詞
和善、謙遜、謙和、禮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