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退食從容的意思、退食從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退食從容的解釋

謂官吏品行節儉正直,儀容從容自得,可為楷模。語本《詩·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鄭玄 箋:“退食,謂減膳也。自,從也。從於公,謂正直順於事也。委蛇,委曲自得之貌。節儉而順心志定,故可自得也。” 朱熹 集傳:“南國化文 王之 政,在位皆節儉正直,故詩人美其衣服有常,而從容自得如此也。” 宋 陳亮 《祭徐子宜父文》:“退食從容,教忠無愧。”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退食從容”是一個源自《詩經》的成語,其含義與古代官吏的品行和儀态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指官吏品行節儉正直,處理公務時儀态從容自得,被視為楷模。該成語強調官員應具備兩種特質:

  1. 節儉正直:出自《詩經·召南·羔羊》中“退食自公”的典故,其中“退食”指減少膳食開支(即節儉),而“自公”表示秉公辦事(即正直)。
  2. 從容自得:源自“委蛇委蛇”的疊詞描述,體現處理政務時不慌不忙、遊刃有餘的态度。

二、出處與演變

三、用法特點

四、讀音與書寫

該成語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但在文學或曆史類文本中仍具有文化價值,體現了古代對官員品行的理想化要求。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退食從容的意思

《退食從容》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從容地、不慌不忙地推辭拒絕食物。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對物質享受不太在意,不貪圖享受的心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退食從容》由兩個漢字組成:退(部首辶,共5畫)和食(部首食,共8畫)。

來源和繁體

《退食從容》最早出現在《史記·孔子世家》中。原文是:“其為人也,退食從容,不饑不溺。” 後來成為一個被人們廣泛使用的成語。

在繁體字中,退(部首辵)和食(部首飠)寫法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漢字寫法中,退的寫法稍有不同,為“逮辶”,而食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

例句

他對各種美食總是退食從容,更注重健康飲食。

組詞

退身默坐、退避三舍、退隱山林。

近義詞

淡泊名利、超然物外。

反義詞

貪圖享受、不知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