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兩儀的意思、兩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兩儀的解釋

(1).指天地。《易·繫辭上》:“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孔穎達 疏:“不言天地而言兩儀者,指其物體;下與四象(金、木、水、火)相對,故曰兩儀,謂兩體容儀也。”《晉書·摯虞傳》:“考步兩儀,則天地無所隱其情;準正三辰,則懸象無所容其謬。”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當日三才始判,兩儀初分;乾坤:清者為乾,濁者為坤,人在中間相混。” 金一 《文學上之美術觀》:“仰觀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兩儀生矣。”

(2).借指君主的父母。《舊唐書·儒學傳下·盧粲》:“又 安樂公主 承兩儀之澤,履福祿之基,指 南山 以錫年,仰北辰而永庇。”

(3).指陰陽、男女。 魯迅 《彷徨·高老夫子》:“ 蕊珠仙子 也不很贊成女學,以為淆亂兩儀,非天曹所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兩儀”是中國古代哲學與傳統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其核心含義指代宇宙間相互對立又統一的兩大基本要素。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兩儀”一詞最早見于《周易·系辭上》:“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其本義指天地或陰陽兩種對立統一的自然力量。

從哲學層面解析,《周易正義》将兩儀闡釋為“陰陽二氣”,認為天地萬物皆由陰陽交感而生,如晝夜、寒暑、男女等對立範疇均屬兩儀的具體表現。這種二元辯證思維構成了中國傳統宇宙觀的基礎框架。

在典籍應用中,“兩儀”存在多重引申義項:

  1. 天文指向:《淮南子》以“兩儀”代指日月,體現天體運行規律
  2. 數理象征:漢代學者鄭玄注解《周易》時,将兩儀與數理結合,提出“兩儀者,陰陽也,其數七、八”
  3. 禮制映射:清代《日知錄》記載古代祭祀禮儀中“兩儀”象征天地之位,反映人神溝通的儀式空間。

現代漢語研究中,《辭源》強調“兩儀”概念的動态轉化特性,指出其不僅指靜态的天地,更包含動靜、剛柔等動态關系的哲學思辨,這種解釋在朱伯崑《易學哲學史》中得到進一步學理論證。

網絡擴展解釋

“兩儀”是中國古典哲學中的重要概念,其含義豐富且有多重解釋,以下從不同角度進行詳細說明:

1.基本定義與起源

“兩儀”最早出自《周易·系辭上》:“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這裡的“兩儀”通常被認為是太極分化後的初始狀态。其核心思想體現了宇宙從混沌(太極)到二元對立統一的生成過程。

2.具體指代

根據文獻記載,“兩儀”主要有以下三種解釋:

3.在易學中的應用

在《周易》體系下,“兩儀”是象數推演的基礎:

4.擴展解釋

部分學者結合字形和哲學提出補充觀點:

5.哲學意義

“兩儀”體現了中國古代對宇宙本質的辯證認知,強調對立面的依存與轉化(如陰陽互根),影響了道家、儒家等思想流派。


“兩儀”是涵蓋自然、哲學、倫理的多維概念,其核心是二元對立統一的宇宙觀。如需更完整釋義,可參考《周易》及曆代注疏(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扳火崩槎邊垆鼈化閉關自守并馳補敝長恩馳陳仇賊醋酸道奧方枘高說貢察關白谷耗刿鉥耗折鶴化建春矯诏交質解連環潔雅集結金絲酒績女稽同絕景倨曲開眼界寇鈔扣浪口龂老狐狸老悭老眼光連門寮掾芒針馬羊劫密簇泥水木匠女直遣釋懃政聚會氣聽三八制三尺法三輪上竄下跳深奧莫測食坐首薦水土不服踏碛同稱校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