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缗的意思、校缗的詳細解釋
校缗的解釋
核計用費。 唐 劉禹錫 《武陵書懷五十韻》:“校緡資筦榷,復土奉山園。”
詞語分解
- 校的解釋 校 à 學堂,專門進行教育的機構:校園。校長。 軍銜的一級,在“将”之下,“尉”之上。 古代軍隊編制單位:校尉(統帶一校的軍官)。 校 à 比較:校場。 查對、訂正:校勘。校訂。校對。 筆畫數:;
- 缗的解釋 缗 (緡) í 古代穿銅線用的繩子。 釣魚繩。 古代計量單位:錢十缗(即十串銅錢,一般每串一千文)。 筆畫數:; 部首:纟;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校缗”一詞的釋義需結合不同來源和語境分析,存在以下兩種主要解釋:
一、古代用法(核計用費)
- 拼音:jiào mín(或xiào mín,存在讀音争議)。
- 釋義:指核算、計算費用,常見于古代文獻。
該詞出自唐代劉禹錫《武陵書懷五十韻》:“校緡資筦榷,復土奉山園。”其中“校”意為核對,“緡”(同“缗”)指穿錢币的繩子或成串的錢,引申為財政核算。
二、現代用法(學校相關)
- 拼音:xiào mín(部分來源标注為xiào fēn,可能存在錯誤)。
- 釋義:現代漢語中解釋為“校長和教師”的合成詞,泛指學校管理層及教育工作者群體。不過此釋義的權威性存疑,因“缗”字本義與學校無直接關聯,且拼音标注可能存在混淆。
注意事項
- 權威性差異:古代釋義有文獻佐證(如唐詩),更可靠;現代釋義僅見于個别網頁,需謹慎采信。
- 發音與字形:“校”讀jiào時意為核對,讀xiào時指學校;“缗”正确拼音為mín,部分來源标注為fēn,屬錯誤。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古代文獻中多指向財務核算,現代用法可能為誤傳或衍生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校缗
校缗是一個多音字詞,可以讀作"jiào fēn",也可以讀作"xiào fēn"。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校缗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木"和"纟",總共有15畫。
來源
校缗這個詞來源于《六書·象形》部分的一節,“缗”字屬于第二類象形字(指事字),表示細絲、繩索等的形狀。而"校"字,是由"木"和"交"兩個部分組成,表示校勘、校訂之意。
繁體
校缗的繁體字為「校線」。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校缗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校"字可能會寫成「交木」的形狀,而"缗"字可能會寫成「糸走+處銷」的形狀。
例句
他在出版社從事校缗工作。
組詞
校訂、校勘、缗顧、缗繞、校園
近義詞
整理、校對、校訂
反義詞
脫缗、颠倒、混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