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關白的意思、關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關白的解釋

(1).報告。《漢書·霍光傳》:“諸事皆先關白 光 ,然後奏禦天子。” 宋 陸遊 《東籬》詩之三:“家事猶令罷關白,固應黜陟不曾知。”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張鴻漸》:“﹝女﹞曰:‘幸是風雅士,不妨相留。然老奴竟不關白,此等草草,豈所以待君子!’”

(2).通知;通告。《新唐書·陸贽傳》:“邊書告急,方使關白用兵,是謂從容拯溺,揖讓救焚矣。” 清 嚴如熤 《三省邊防備覽·藝文下》:“各州縣地方尋常事件,固毋庸彼此關白。” 嚴複 《論滬上創興女學堂事》:“設無别故,無他人代決之絶不關白本人者也。”

(3). 日本 平安 時代官名。天6*皇年幼時太政大臣主持政事稱“攝政”,天6*皇成年親政後改稱“關白”。唯諸事先經關白過問,然後奏聞天6*皇;關白握有實權。《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話中單表 萬曆 二十年間, 日本 國關白作亂,侵犯 朝鮮 。”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兵部·斬蛟記》:“關白之犯 朝鮮 ,朝議傾國救之。”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關白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關白是漢語中的曆史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解析:


一、漢語本義:禀告與通告

“關白”原為動詞,由“關”(禀告)與“白”(陳述)複合而成,意為向上級或尊長報告、通告。

例證:

《漢書·霍光傳》載“諸事皆先關白光”,指政事需先禀告霍光再奏報皇帝。此用法凸顯其“上傳下達”的樞紐職能 。


二、日本官職:攝政權臣的專稱

“關白”作為專有名詞,特指日本平安時代至江戶時代的最高攝政官職,地位僅次于天皇,總攬朝政。

曆史脈絡:


三、文化衍生:能劇中的符號象征

在日本傳統戲劇“能劇”中,“關白”面具代表威嚴的貴族老者,體現其曆史形象的文化延續 。


結語

“關白”一詞貫穿語言、政治、藝術三域:漢語中為禀告之意,日本史上為攝政巅峰,能劇中化身權力符號。其多重意涵印證了東亞文化的深度交融。


參考資料

  1. 漢語本義:《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2. 官職起源:《日本古代政治史研究》(東京大學出版社)
  3. 攝關政治:《律令國家與貴族政治》(吉川弘文館)
  4. 江戶演變:《江戶幕府與朝廷》(岩波書店)
  5. 能劇符號:《能樂面具的藝術與精神》(平凡社)

網絡擴展解釋

“關白”一詞包含兩層主要含義,分别源于中國曆史文獻和日本古代官職體系:

一、漢語中的原始含義(源自中國)

  1. 禀告、報告
    該詞最早出自《漢書·霍光傳》:“諸事皆先關白光,然後奏禦天子”,指重要事務需先向霍光禀報,再上奏皇帝。如宋代陸遊詩“家事猶令罷關白”即用此意,表示家庭事務仍需彙報。

  2. 通知、通告
    在唐代《新唐書》等文獻中,“關白”也指正式通知或通告,例如邊關急報需及時傳達的語境。

二、日本古代官職(遣唐使引入後演變)

  1. 職權與地位
    關白(日語:関白)是日本平安時代起的重要官職,當天皇成年親政後,由原攝政改稱關白,負責總攬朝政,相當于丞相。其權力包括“諸事先經關白過問,然後奏聞天皇”。

  2. 曆史背景
    該職位名稱直接借用了中國《漢書》的典故,但實際職能與攝政制度結合:天皇幼年時設攝政(如藤原氏),成年後攝政改稱關白,形成“攝關政治”體系,長期由貴族家族壟斷。

補充說明

在明代文獻(如《警世通言》)中,“關白”也代指日本當權者,例如萬曆年間侵犯朝鮮的“日本國關白作亂”即指豐臣秀吉政權。需注意漢語中“關白”與日本官職的含義需結合語境區分。

别人正在浏覽...

阿鬥隘短百花亭蹦蹦戲編導乘羨車士愁客打腳單步冬箑夏裘耳也還差豪憝鶴庭換骨恢奇家故降格以求剪口煎鹽揭不開鍋嗟愕緝合金科玉條劇邑開風開門紅恪言口壅若川老空人樂人連明連夜沒一麋侯内卦暖香恧怩翩然撇然匹夫小諒披涉掊聚蒲鴿欠乏泣筍台囚俘奇渥溫取舍人非土木食重蒜苗縮祭題本提刀弄斧庭右違格香币閑話獻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