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八制的意思、三八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八制的解釋

1886年5月1日 美國 芝加哥 等地工人大罷工,提出實行每天工作八小時、教育八小時、休息八小時的制度、俗稱“三八制”。 蕭三 《毛 * 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動》:“在這裡開了一個大會,提出口號,要求恢複工人組織,實行三八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三八制”是一個具有曆史社會意義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将每日時間劃分為三個等分的八小時,即“工作八小時、休息八小時、睡眠八小時”的分配模式。該詞最早源于19世紀歐美工人運動提出的“八小時工作制”訴求,後逐漸形成固定概念。

從構詞法分析,“三八”是數詞疊加結構,既符合漢語“三”表多數的傳統用法(如《說文解字》中的“三,天地人之道也”),又通過具體數字強化時間均等劃分的精确性。後綴“制”字體現制度性特征,表明其作為社會規範的屬性。

該詞彙在20世紀初傳入中國,李大钊在《每周評論》中曾撰文介紹:“三八制非特為勞動問題之關鍵,實人類生活改造之曙光。”其内涵隨着社會發展不斷豐富,現代語境中既可指具體工時制度,也可引申為工作與生活平衡的理念。

網絡擴展解釋

“三八制”是一個具有曆史背景的詞語,其核心含義與工人權益運動相關,但在不同語境下也存在其他解釋。以下是詳細分析:

一、工人運動中的原始含義(主流解釋)

起源于1886年5月1日美國芝加哥工人大罷工,核心訴求是将每日時間劃分為:

  1. 工作八小時:要求縮短當時普遍存在的12-16小時超長工時
  2. 教育八小時:強調工人自我提升的權利
  3. 休息八小時:保障基本生活與睡眠時間

這一制度成為國際工人運動的重要标志,直接推動了1889年第二國際确立"五一國際勞動節"。

二、現代延伸含義

  1. 勞動時間制度(權威性較低解釋):

    • 指每天分早、中、晚三班輪換,每班工作8小時的生産排班制度
    • 常見于制造業、醫療機構等需要24小時運轉的行業
  2. 特殊工時安排(争議性解釋):

    • 個别資料提及"每周工作三天半,每天8小時"的分配方式
    • 該用法缺乏廣泛認可,建議結合具體行業規範确認

三、注意事項

如需了解具體行業應用案例,可查看來源的完整排班制度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暗漠拔紹步趍布衣層禁襯褲抽身闖寡門次聖殆無虛日稻疇道祖打小算盤冬節堵噎繁辭飛魚袋風美供億豪發鹄闆書笳角鵁銜解免繼美經程錦幔今文絶緣俊友苛罰空言晜孫來好息師另眼相待龍鳳通寶漫天風雪凝定甯奈泥水木作騎鶴更揚州勸業場三變三龍祠箑蒲省得示夢室怒市色樹大根深四祭坦氣桃臉投得隤然土中王旌文豹縣太君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