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方枘的意思、方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方枘的解釋

方形的榫頭。方枘不能入圓孔,比喻不相投合。 唐 陸龜蒙 《寄懷華陽道士》詩:“我悲雌伏真方枘,他騁雄才似建瓴。” 宋 秦觀 《送劉貢夫舍人》詩之二:“ 觀 也本諸生,早與世參商。方枘不量鑿,交親指為狂。”參見“ 方枘圓鑿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方枘”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方枘(fāng ruì)指方形的榫頭,是傳統木工中用于連接木材的部件。榫頭(枘)需插入對應的榫眼(鑿)中,若榫頭為方形、榫眼為圓形,則無法契合,因此衍生出“不相投合”的比喻義。

二、成語延伸

“方枘”常與“圓鑿”組合為成語:

  1. 方枘圓鑿(或“圓鑿方枘”):
    比喻兩者格格不入,無法相容。例如《楚辭·九辯》中“圜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铻而難入”,即用此意象表達矛盾關系。
  2. 方枘圜鑿:
    與“方枘圓鑿”同義,強調形狀差異導緻的無法配合。

三、文化背景

該詞最早見于《史記·劉敬列傳》,西漢工匠劉敬因制作出牢固的方枘工具而聞名,後逐漸演變為形容事物互補或矛盾的典故。

四、使用場景

五、相關擴展

總結來看,“方枘”既是一個具體的木工術語,也通過成語承載了豐富的文化隱喻,常用于強調矛盾與不協調的狀态。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方枘(fāng ruì)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用方形的石料制成的鑿子。這個詞可以拆分為“方”和“枘”兩個部分。其中,“方”部分是方形的意思,它是由四個直線方向構成的;“枘”部分是指鑿子的柄部,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握持鑿子。方枘在古代常常用于石料的切割和雕刻工作。 在方枘這個詞的繁體字中,“方”部分所用的字形是“方”,而“枘”部分所用的字形則是“㚔”。這兩個字形與簡體字中“方”和“枘”的字形略有區别。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對于方枘這個詞,古代人們将“方”字的上方畫上橫線,以表示方形;而“枘”字則加上了三個豎線,并且在底部加上了一個與豎線平行的橫線,以表示鑿子的握持部分。 以下是一個關于方枘的例句: 他使用方枘将石頭切割成需要的形狀。 除了方枘之外,還有一些與之相近意的詞語,例如鑿子、槌、石鑿等。這些詞語都可以表示人們用來切割石料的工具。 反義詞方面,我們可以使用整塊、未切割和未加工等詞語來與方枘做對比。 希望以上内容對您有所幫助。如有更多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