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 末創辦的含有初級和優級兩級的師範學校。初級培養小學堂教員,修業五年。附設簡易科,修業一年或半年。優級培養初級師範學堂和中學堂的教員與管理員,修業公共科一年,本科三年。辛亥革命後初級師範學堂改為師範學校,優級師範學堂改為高等師範學校。
“兩級師範學堂”是清末創辦的師範教育機構,分為初級和優級兩個層級,主要培養不同教育階段的師資和管理人員。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結構
該學堂包含初級師範學堂和優級師範學堂兩部分。
曆史演變
辛亥革命(1911年)後,初級師範學堂改制為“師範學校”,優級師範學堂則改為“高等師範學校”,成為近代中國師範教育體系的重要基礎。
意義與影響
兩級制度體現了清末教育改革的層次化設計,既滿足基礎教育師資需求,又為中等教育輸送專業人才,推動了近代教育體系的完善。
如需進一步了解學制細節或曆史背景,可參考相關教育史文獻或權威詞典來源。
《兩級師範學堂》是指分設兩級的師範學堂,其中一級是地方性的教育機構,另一級是中央或國家層面的教育機構。該詞常用來描述中國傳統教育體制中的一種模式。
《兩級師範學堂》的拆分部首是:“兩”(兩),“級”(⺈),“師”(⺌),“範”(⺾),“學”(⺍),“堂”(⺹)。
拆分後的筆畫數為:兩(7畫),級(4畫),師(5畫),範(10畫),學(8畫),堂(11畫)。
《兩級師範學堂》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教育制度。在清代,為了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在各級政府的努力下,師範學堂逐漸發展起來。一些縣級的師範學堂被稱為“一級師範學堂”,而更高級的學堂則被稱為“二級師範學堂”,形成了“兩級師範學堂”的體系。
《兩級師範學堂》的繁體寫法是:《兩級師範學堂》。
古時候《兩級師範學堂》的漢字寫法并無太大變化,仍然是使用現代漢字的形式。
1. 中國古代的教育體制中,設立了許多兩級師範學堂。
2. 二級師範學堂為培養更優秀的教育人才提供了更好的條件。
3. 在這所兩級師範學堂裡,學生們接受了系統的師範教育。
1. 一級師範學堂
2. 師範教育
3. 學堂教育
1. 雙層師範學堂
2. 兩層師範教育機構
暫無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