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巡邏崗哨。 清 黃宗羲 《怪說》:“自北兵南下,懸書購餘者二,名捕者一,守圍城者一,以謀反告訐者二三,絶氣沙墠者一晝夜,其他連染邏哨之所及,無歲無之。可謂瀕於十死者矣。”
“邏哨”是漢語中較為生僻的軍事術語,由“邏”(巡邏)和“哨”(崗哨)組合而成。根據《漢語大詞典》軍事用語分冊解釋,該詞特指古代軍隊中用于偵查敵情、傳遞信息的流動巡邏崗哨,常見于邊關要地或行軍途中的警戒部署。例如清代顧炎武在《日知錄·兵制》中提到“邏哨晝夜不息,以察非常”,佐證其實際應用場景。
從構詞規律看,“邏”源自《說文解字》中“巡也”的本義,強調動态巡查;“哨”在《玉篇》中釋作“戍守處”,指固定警戒點。二者結合後形成兼具機動性與警戒功能的軍事單位,如明代《練兵實紀》記載的“每隊設邏哨三人,持火器探五十裡外”。
需說明的是,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見于曆史文獻或軍事典籍。建議研究者在《中國軍事百科全書》或《曆代兵制考》中查閱詳細建制與職能演變,其中收錄了不同朝代對邏哨人員配置、裝備要求的專項記載。
“邏哨”一詞存在兩種不同解釋,需結合語境判斷:
一、軍事/警戒含義 根據清代黃宗羲《怪說》的記載,“邏哨”指巡邏崗哨,屬于軍事術語。例如原文描述清兵南下時通過邏哨實施抓捕,說明其功能是警戒巡查的崗位。
二、現代網絡新解 部分網絡詞典(如)将其解釋為成語,由“邏輯”和“哨子”組合而成,形容邏輯清晰、思維敏捷,可用于贊美或自嘲。但此釋義缺乏古籍支持,可能是現代衍生義。
建議參考方向:
薄劣背向貶辭不覺不守恒補貼蟬鬓陳古刺今蟲沙春申錯事地券煩難負局仙公財狗忌閨女堠火荒雞奸貪極绌解贈酒坐疾醫沮衄狂喉枯索蠟絹畫蘭桡撩東劄西林杪隸事慺誠露才揚己緑林豪傑摹刻拟議濃蔭蔽日偏妻評脈情迹窮大失居惸孤秋享栖蟄三副蛇牀神服沈明飾僞手口之澤司馬中嵩箕貪欲無藝他傷貼兌團茶無情無緒纖缛霞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