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兩杖鼓的意思、兩杖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兩杖鼓的解釋

打擊樂器名。又稱羯鼓。《舊唐書·音樂志二》:“羯鼓,正如漆桶,兩手具擊,以其出 羯 中,故號羯鼓,亦謂之兩杖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兩杖鼓是中國古代打擊樂器的一種,其名稱源于演奏時使用兩根木杖敲擊鼓面的特點。根據《漢語大詞典》和《中國音樂大辭典》記載,該樂器形制為雙面蒙皮、中空木腔,鼓身兩側常飾以彩繪或雕刻紋樣,屬于膜鳴樂器範疇。

從曆史溯源看,兩杖鼓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宮廷樂舞中的“羯鼓”。《舊唐書·音樂志》記載其“以兩杖擊之,聲促急烈”,常用于慶典、祭祀等儀式場合,後隨文化交流傳入日本,演變為日本雅樂中的“羯鼓”。宋代《樂書》進一步描述其演奏技法:“右手持杖擊主節,左手輔以輕點”,說明其具備複雜的節奏表現力。

在應用場景方面,《東亞傳統樂器考》指出,兩杖鼓在唐、宋時期不僅是宮廷燕樂的核心樂器,更被佛教寺院吸收為梵呗伴奏器具。其音色特點為“清亮激越”,通過不同擊打部位可産生“鼓心發宏聲,鼓邊出脆響”的聲效對比。

該樂器在文獻中另有“雙杖鼓”“兩杖羯鼓”等别稱,《敦煌壁畫樂器研究》收錄的莫高窟第220窟壁畫中,清晰繪有樂師雙手持杖演奏此樂器的形象,印證了其在絲路音樂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網絡擴展解釋

“兩杖鼓”是古代打擊樂器的一種,具體含義和背景如下:

  1. 基本定義
    兩杖鼓又稱羯鼓,是一種雙手持杖擊打的桶狀鼓,形如漆桶。其名稱來源于羯族(古代少數民族),後成為唐代宮廷音樂的重要樂器。

  2. 形制與演奏
    據《舊唐書》記載,鼓身用木材制成,兩端蒙皮,演奏時需用兩根鼓杖敲擊,聲音激越明快。宋代沈括《夢溪筆談》提到,唐代兩杖鼓後來演變為單手擊打的杖鼓。

  3. 曆史背景
    羯鼓源自西域羯族,魏晉時期傳入中原,唐代尤為盛行,常用于宮廷宴樂或軍隊鼓舞士氣。

  4. 文學與象征意義
    部分文獻将其引申為“有力的節奏或鼓舞人心的言行”,但這一用法屬于比喻擴展,并非原意。

需注意:權威史料(如《舊唐書》)均将其定義為樂器,而非形容詞。若需了解更詳細的曆史演變,可參考《新唐書·禮樂志》或《元史·禮樂志》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邊罏不世敕書道衢冬耕發開分荊浮船塢改步改玉革言貴男海椒行衞好走黑鼠族橫越痕沫偟暇呼儆護胸價末講理繼承法接碴戒命沮漳空前礦石機浪然老萊娛親蛎粉牆六區爐食饽饽毛施淑姿陌路相逢謀反母敕逆天扭曲蟠桃杯跑賬乾篾片起棟傾蹷漆園企踵可待冗官三福色勃生靈塗炭食不兼肉時用梳妝鐵闆釘釘通傥頽濫微介下遂下賢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