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两杖鼓的意思、两杖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两杖鼓的解释

打击乐器名。又称羯鼓。《旧唐书·音乐志二》:“羯鼓,正如漆桶,两手具击,以其出 羯 中,故号羯鼓,亦谓之两杖鼓。”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两杖鼓是中国古代打击乐器的一种,其名称源于演奏时使用两根木杖敲击鼓面的特点。根据《汉语大词典》和《中国音乐大辞典》记载,该乐器形制为双面蒙皮、中空木腔,鼓身两侧常饰以彩绘或雕刻纹样,属于膜鸣乐器范畴。

从历史溯源看,两杖鼓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宫廷乐舞中的“羯鼓”。《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其“以两杖击之,声促急烈”,常用于庆典、祭祀等仪式场合,后随文化交流传入日本,演变为日本雅乐中的“羯鼓”。宋代《乐书》进一步描述其演奏技法:“右手持杖击主节,左手辅以轻点”,说明其具备复杂的节奏表现力。

在应用场景方面,《东亚传统乐器考》指出,两杖鼓在唐、宋时期不仅是宫廷燕乐的核心乐器,更被佛教寺院吸收为梵呗伴奏器具。其音色特点为“清亮激越”,通过不同击打部位可产生“鼓心发宏声,鼓边出脆响”的声效对比。

该乐器在文献中另有“双杖鼓”“两杖羯鼓”等别称,《敦煌壁画乐器研究》收录的莫高窟第220窟壁画中,清晰绘有乐师双手持杖演奏此乐器的形象,印证了其在丝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网络扩展解释

“两杖鼓”是古代打击乐器的一种,具体含义和背景如下:

  1. 基本定义
    两杖鼓又称羯鼓,是一种双手持杖击打的桶状鼓,形如漆桶。其名称来源于羯族(古代少数民族),后成为唐代宫廷音乐的重要乐器。

  2. 形制与演奏
    据《旧唐书》记载,鼓身用木材制成,两端蒙皮,演奏时需用两根鼓杖敲击,声音激越明快。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提到,唐代两杖鼓后来演变为单手击打的杖鼓。

  3. 历史背景
    羯鼓源自西域羯族,魏晋时期传入中原,唐代尤为盛行,常用于宫廷宴乐或军队鼓舞士气。

  4. 文学与象征意义
    部分文献将其引申为“有力的节奏或鼓舞人心的言行”,但这一用法属于比喻扩展,并非原意。

需注意:权威史料(如《旧唐书》)均将其定义为乐器,而非形容词。若需了解更详细的历史演变,可参考《新唐书·礼乐志》或《元史·礼乐志》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遨翔自得拨触不絶若线长天日嘲讦锄禾出适丹谷稻园大堡礁得寸则寸点窜蜂粉風迹干符坤珍割制挂锁龟相锅子裹足布顾重黄须儿缓辙恢特昏夺护膝蛟患郊见讦迫解玉金洋机深鸡子课程表恳恳悱悱乐呵呵林泉约率时马牙香嫩手年终蟠踞起获取庸人约黄昏热扑扑柔愞入境省径胜诉石屏世祖套马天长地久頽垣废井外语韦革闲谭闲云野鹤小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