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語。求生淨土者應當修行的三種福業:世福、戒福和行福。《觀無量壽經》:“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衆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浄業。”
“三福”是一個多義詞,其核心含義源自佛教術語,指修行者求生淨土需修的三種福業,具體解釋如下:
佛教語境下的“三福”出自《觀無量壽經》,指三種修行福業,是淨土信仰的核心修行法門:
世福
包括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如不殺生、不偷盜等)。此為世俗層面的道德基礎,強調人倫與善行。
戒福
指受持三歸(歸依佛、法、僧)、五戒(不殺生、不偷盜等)及具足戒,要求修行者嚴守戒律,保持威儀,淨化身心。
行福
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經典并勸化他人修行。這是大乘佛教的核心,強調利他精神與終極覺悟。
祝福用語
在民俗中,“三福”可指富貴、幸福、吉祥三種福氣,常用于新年、婚禮等場合表達祝願,如“三福臨門”。
特定名稱
指企業名(如三福百貨)或布道法(如“三元福音倍進布道法”)。
如需更完整解釋,可參考《觀無量壽經》原文或權威佛教典籍(來源:、5、7)。
《三福》是指富貴、健康和長壽三個福祉。這三個福祉是人們在傳統文化中所追求和向往的目标。
《三福》的拆分部首為“禾”和“目”。其中,“禾”是表示福的意思,“目”是表示目标的意思。該詞共有10個筆畫。
《三福》這一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傳統文化中的福祿壽三星。福祿壽三星分别代表了富貴、健康和長壽,被人們視為最大的福氣。後來,人們将這三個福祉合并為一體,形成了《三福》這個詞語。
《三福》的繁體字為「三福」。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三福》在古時候的寫法為“⿱癶目福”。其中,“⿱”是表示左右關系的橫折彎鈎結構,“癶”是舊時表示穗的形狀,“福”是表示福的意思。
1. 祝願你身體健康,富貴雙全,長壽美滿,擁有三福。
2. 隻有擁有三福,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滿足。
三福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比如:富貴三福、健康三福、三福齊聚等。
富貴、健康、長壽可以作為《三福》的近義詞。
貧窮、疾病、早逝可以作為《三福》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