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下賢的意思、下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下賢的解釋

屈己以尊賢。《禮記·表記》:“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賢,是故君子雖自卑而民敬尊之。”《新唐書·舒元輿傳》:“古貢士未有輕於此者,且宰相公卿繇此出,夫宰相公卿非賢不在選,而有司以隸人待之,誠非所以下賢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下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屈己以尊賢”,即放下身份以尊重有才德的人。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下賢”由“下”(動詞,意為謙卑、屈己)和“賢”(名詞,指有德行和才能的人)組成,字面可理解為“謙卑地對待賢者”。這一行為體現了對賢者的推崇與學習态度。

二、古籍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禮記·表記》:“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賢”,意為彰顯他人優點以表達對賢者的尊重。唐代《新唐書》中也有類似用法,強調選拔人才時應持謙遜态度。

三、應用場景

  1. 人際交往:如“領導向下屬中的能者請教”,體現不恥下問的胸襟。
  2. 文化傳統:與“禮賢下士”一脈相承,反映中國傳統文化中尊重人才的理念。

四、例句參考

五、相關延伸

“賢”字本身包含“才能”與“德行”雙重含義(貝部表財富,臤部表掌控),暗示賢者需兼具能力與品德。這為“下賢”提供了更深層的文化注解。

如需查閱完整古籍原文或不同詞典的釋義對比,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下賢》的意思

《下賢》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對在品德、才能、學識等方面很有優點的人表示敬仰和贊許。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貝(貝字旁)

筆畫數:7畫

來源

《下賢》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外物篇》中,用來形容有德行的人。之後,這個詞逐漸被廣泛使用。

繁體

繁體字形:下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下賢》這個詞在古代的寫法為“下賢”,字形更加簡潔。

例句

他深深地敬佩着父親的聰明才智,他覺得父親是個下賢的人。

組詞

下賢人、下賢者、下賢行、賢下、賢下矣

近義詞

賢者、明智、有德行、有才能

反義詞

上愚、下愚、不賢、愚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