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徙木的意思、徙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徙木的解釋

《史記·商君列傳》:“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後用為取信于民之典。 唐 劉禹錫 《答饒州元使君書》:“徙木之信必行,則6*民不惑,此政之先也。” 宋 蘇轼 《東坡志林·趙高李斯》:“ 商鞅 立信於徙木,立威於棄灰,刑其親戚師傅,積威信之極,以及 始皇 , 秦 人視其君如雷電鬼神,不可測也。” 清 吳偉業 《讀史雜詩》之二:“ 商君 刑師傅,徙木見威約。”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徙木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徙木”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與“取信于民”密切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徙木”字面意為“搬動木頭”,但實際指代商鞅變法中立木為信的典故。戰國時期,商鞅為推行新法,在秦國都城市場南門立三丈木杆,承諾将木頭搬到北門者賞金。最終通過兌現承諾,樹立政府公信力,為變法奠定基礎。

2.詳細典故

3.使用場景

4.常見誤解

部分資料誤将“徙木”解釋為“逆境中遷徙”(如),但權威文獻均指向其與商鞅立信的關聯。低權威來源中“改變信仰”等釋義(如)屬錯誤解讀。

如需了解更多曆史細節,可參考《史記·商君列傳》原文或高權威曆史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徙木的意思

徙木,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移動、遷移樹木。此詞通常用作動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徙木的部首是彳(chì),部首筆畫為3。徙木的總筆畫為9。

來源

徙木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周禮·春官宗伯·卿禮》:“廟堂之西南角,為天子之帳,百夫長宿焉。其子弟入為根廬,即自室中徙木牖之西。”這裡的“徙木”指的是移動樹木修建的根廬。

繁體

徙木的繁體字為「徙木」,字形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徙木的字寫作「徙木」。

例句

1. 他們正在徙木,為了修建新的房屋。

2. 村子将來要徙木,因為這裡需要建一座大橋。

組詞

徙木可以和其他漢字組成詞語,例如:
- 徙居:遷居、搬家
- 徙宅:搬家、遷居
- 木徙:移動的樹木
- 徙位:遷移職位、變動位置
- 徙神:遷移神靈、遷徙心神

近義詞

徙木的近義詞包括:
- 遷移:移動、搬遷
- 轉移:移動、遷移
- 搬遷:遷移、搬家
- 移動:改變位置、遷移
- 遷徙:移動、遷移

反義詞

徙木的反義詞是固守,意為堅守住一處不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