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蒿宮。《竹書紀年》卷下:“ 周 德既隆,草木茂盛,蒿堪為宮室,因名蒿室。”
“蒿室”一詞在漢語中有以下兩種主要解釋:
本義指周朝宮室名稱
根據《竹書紀年》記載,周朝德政興盛時,草木繁茂,蒿草可用于建造宮室,因而得名“蒿室”。此含義屬于曆史典故,多用于古籍或學術讨論。
引申為貧苦簡陋的住所
現代詞典中多解釋為“用蒿草搭建的簡陋房屋”,象征貧困或生活簡樸。例如《查字典》将其定義為成語,強調居住環境的艱苦。
建議進一步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以獲取更完整的考證信息。
《蒿室》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蒿草的房子”。蒿草是一種常見的植物,而“室”則表示房子、屋子的意思。
《蒿室》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艹”和“宀”,其中“艹”表示“草”的意思,它是一個常用的部首;“宀”表示“寶蓋”的意思,也是一個常用的部首。根據部首拆分,它的筆畫數為12。
《蒿室》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遊》一篇中。在這篇文章中,莊子描述了自己與世隔絕、居住在一個小小的蒿草房子裡的生活,因而形成了“蒿室”的概念。
《蒿室》的繁體字為「蒿室」。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和書寫方法與現代有所不同。《蒿室》古時候的寫法為「蒿宀舍」。
他過着隱居的生活,住在一間簡陋的蒿室裡。
蒿草、室内、蒿蓋、室友、小室等。
蒿舍、蒿屋、蒿院。
豪宅、高樓大廈、宏偉建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