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豕亥魚魯的意思、豕亥魚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豕亥魚魯的解釋

《呂氏春秋·察傳》載有“己亥”誤作“三豕”的故事。 晉 葛洪 《抱樸子·遐覽》:“書字人知之,猶尚寫之多誤。故諺曰:書三寫,魚成魯,虛成虎。此之謂也。”後以“豕亥魚魯”謂書籍傳寫或刊印中的文字錯誤。 宋 宋鹹 《注<孔叢子>序》:“然士大夫號藏書者,所得本皆豕亥魚魯,不堪其讀。”亦省作“ 豕魚 ”。 清 宋世荦 《重刻<廣志繹>序》:“蟫螙未埋,豕魚難免。”參見“ 豕亥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豕亥魚魯”是一個形容文字傳抄或刊印過程中因字形相近而産生錯誤的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該成語指書籍在傳寫、刻印時因字形相似導緻的文字訛誤。例如“豕”(豬)與“亥”、“魚”與“魯”因篆書或隸書字形相近,抄寫時容易混淆。

二、出處與典故

  1. 核心來源:晉代葛洪《抱樸子·遐覽》記載諺語:“書三寫,魚成魯,虛成虎”,說明文字多次傳抄後易變形。
  2. 補充典故:《呂氏春秋·察傳》中記載“己亥”被誤寫為“三豕”,進一步佐證了字形混淆的現象。

三、用法與示例

四、延伸說明

該成語反映了古代文獻傳播的局限性,常用于學術讨論或古籍校勘領域,強調嚴謹對待文字的重要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豕亥魚魯》是什麼意思?

《豕亥魚魯》是一個中國的成語,表示一個人的形象、言行或者能力非常低劣,沒有價值和作用。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某個人非常無能、無用,沒有任何優點可言。

《豕亥魚魯》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豕亥魚魯》的拆分部首分别為豕(shǐ)、亥(hài)、魚(yú)和魯(lǔ),它們的筆畫分别為7、6、11和14。

《豕亥魚魯》的來源

《豕亥魚魯》這個成語來源于《論語·雍也》中的一段對話。其中孔子談到:“予欲無言。” 子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天何言哉?”,隨後孔子的學生顔回批評道:“豕之亥,無以加之。” 孔子笑答道:“魯其大也哉!” 這段對話中的“豕亥魚魯”被引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無能和無價值。

《豕亥魚魯》的繁體字

《豕亥魚魯》的繁體字分别為豕(豬)、亥(豪)、魚(魚)和魯(魯)。

古時候《豕亥魚魯》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豕亥魚魯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具體的古字寫法可能因時代和地域而異,我們無法确定其具體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豕亥魚魯》的例句

1. 他一事無成,真是個豕亥魚魯。

2. 老闆發現他隻會偷懶,是個完完全全的豕亥魚魯。

《豕亥魚魯》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豕豬、亥豕、魚肉、魯莽。

近義詞:無能、廢物、無用。

反義詞:英才、能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