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echelon formation]
(2) 作戰或行軍時,依任務和行動順序将軍隊區分成若幹部分,由前向後排列成階梯式的隊形。每一部分為一個梯隊,如第一梯隊、第二梯隊、先頭梯隊、後續梯隊等
(3) 現泛指按行動順序區分的幾個部分中的任何一部分人員
(1).軍隊戰鬥或行軍時,按任務和行動順序區分為幾個部分,每一部分稱為一個梯隊。 賀敬之 《西去列車的窗口》詩:“該怎樣估量這支年輕的梯隊呵?怎樣預計這開始了的又一次偉大戰鬥?”《曆史研究》1974年第1期:“這個新的戰鬥組織和方案被上級黨委批準後,團又配屬特務連作營的第二梯隊。”
(2).指企事業單位或某項事業的後繼接班人。《解放日報》1984.8.25:“學校規定,凡‘一類課’,要求教學效果好,有講課梯隊。”《文彙報》1985.1.3:“有計劃地為高級知識分子配好助手,逐步建立學術梯隊。”
“梯隊”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分為軍事領域和現代組織管理領域。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梯隊最初指軍隊作戰或行軍時,按任務和行動順序劃分的階梯式隊形。例如:第一梯隊負責突破防線,第二梯隊作為支援,後續梯隊依次遞補。這種劃分方式增強了戰術的靈活性和縱深防禦能力。
曆史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隨着火炮、坦克等武器的發展,防禦方開始采用梯次陣地布局,以增強彈性和韌性。現代軍事演習(如閱兵)中,空中編隊或部隊方陣也常按“梯隊”分組,體現層次感和協調性。
延伸應用
在航天任務中,航天員分組也被稱為“梯隊”,強調任務執行的順序性和協作性。
人才梯隊
指企事業單位或某項事業中按能力、資曆劃分的後備人才隊伍,例如“管理梯隊”“技術梯隊”。這類梯隊旨在保障組織可持續發展,确保關鍵崗位有繼任者。
階段性任務分工
在項目執行或社會活動中,“梯隊”可指按優先級或時間順序劃分的任務組。例如:某工程分為“先頭梯隊”(前期籌備)和“後續梯隊”(具體實施)。
“梯隊”的核心含義是按順序或層級劃分的群體,既用于描述軍事戰術、組織管理,也延伸至文化和社會領域。其内涵從具體戰術概念逐漸演變為抽象的系統性分工模式。
梯隊是一個含義豐富的詞彙,在不同場合中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從字面上看,梯隊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梯”和“隊”。
“梯”的部首是木 radical(木字旁),它的總筆畫數為11。而“隊”的部首是阝radical(阝字旁),總筆畫數為9。
梯隊這個詞彙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軍隊的編制和組織。梯指的是用于爬升或下降的工具,隊則指的是一組人或者物體按照一定次序排成的陣列。因此,梯隊用來形容整齊地排列的人、物或者團體。
在繁體漢字中,梯隊的寫法與簡體并無差異,仍然是“梯隊”。
根據古代漢字寫法的變遷,梯隊在古時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具體的古代寫法需要參考曆史文獻或考古資料。
1. 這支球隊的梯隊實力強大,可以輕松應對各種比賽。
2. 所有的學生都被組織成一個整齊劃一的梯隊,開始進行體操操練。
3. 在這個公司中,員工們通過積極訓練,逐漸晉升到了更高的梯隊。
梯隊在形容整齊排列的人、物或團體的語境中常與其他詞彙組合使用,形成新的詞彙,如:梯形、梯田、梯次等。
梯隊的近義詞有:隊列、陣列、行列等。
梯隊的反義詞有:混亂、散亂、無序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