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七零八碎的意思、七零八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七零八碎的解釋

(1).形容殘破不堪。 明 梁辰魚 《浣紗記·行成》:“你弄得我一個國家七零八碎,送得我一個身子七上八落,如今怎麼好?” 郭沫若 《反正前後》第二篇一:“資本主義本身是一種傳染病。它到東方來,把東方固定了幾千年金瓯無缺的封建社會弄得七零八碎,而它同時在 中國 内部播下了它的種子。”

(2).零星瑣碎。 艾蕪 《芭蕉谷》:“這時候,她要接待客人,要招呼孩子,又要做七零八碎的事情,真是忙得過這頭,忙不過那頭的。”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十九:“ 李蘭英 隻得走了,忘了帶走鋪蓋卷,和她的鏡子、梳子、手絹,和女人用的一些七零八碎的玩藝。”

(3).指零星的物品。 柳青 《銅牆鐵壁》第十二章:“盡管平時都覺着自己的東西并不多,到這時光就顯得不少了--鋪蓋衣物和家什用具,莊戶人過日子短不了的七零八碎,連一個桑條編的筐子都不長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七零八碎”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qī líng bā suì,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形容殘破不堪
    指事物因破損、散亂而顯得不完整或混亂。例如:戰亂後的城池被毀得七零八碎。
  2. 指零星瑣碎
    強調事物零散、不成系統,如瑣碎的事務或細節。例如:整理七零八碎的日常雜物。
  3. 代指零星的物品
    特指分散的小物件,如“房間裡堆滿了七零八碎的玩具”。

二、出處與典故


三、用法與特點


四、例句參考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詳細典故或例句,可查閱《浣紗記》《東周列國志》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七零八碎的意思

“七零八碎”一詞用來形容事物雜亂無序、零零散散的狀态。通常用于表示某個事物或情況的碎片化、分散性或不連貫的特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現代漢語規範字典》,“七零八碎”可分為兩個部分:“七零八”和“碎”。其中“七零八”的部首分别是“一”和“雨”,“碎”的部首是“石”,總共的筆畫數為10。

來源和繁體

“七零八碎”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漢語口語中,并逐漸被廣泛使用。它的來源可追溯到民國時期。曾有人将七乘八等于五十六理解為“七十八”,後來加上“碎”一詞,用來形容瑣碎、散亂的事物。此詞在繁體字中的拼寫和意思基本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很少使用整體象形的方式來表達“七零八碎”這個詞的含義。但是,可以在古代文獻中找到一些描述散亂、碎片化的詞彙,例如“散亂”、“破碎”等。

例句

1. 這個房間亂七八糟的,什麼都找不到了。

2. 這個論文寫得七零八碎,毫無邏輯性。

3. 收拾那些七零八碎的雜物,讓房間整潔些。

組詞

1. 七零八落

2. 七嘴八舌

3. 五花八門

4. 五光十色

近義詞

1. 瑣碎

2. 零散

3. 斷片

4. 雜亂

反義詞

1. 整齊

2. 有序

3. 完整

4. 連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