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司文郎的意思、司文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司文郎的解釋

(1). 唐 代職官名。司文局的副職。《新唐書·百官志二》:“ 武德 四年,改著作曹曰局。 龍朔 二年,曰司文局;郎曰郎中,佐郎曰司文郎。”

(2).借指地方掌管文教的官員。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司文郎》:“ 梓潼 府中缺一司文郎,暫令聾僮署篆,文運所以颠倒。萬一倖得此秩,當使聖教昌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司文郎"是漢語中具有曆史淵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維度解析:

一、詞源本義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官職體系。《新唐書·百官志》記載,司文郎隸屬秘書省,職掌"校理典籍,刊正文章"(來源:中華書局《新唐書》點校本),屬九品文官,主要負責典籍校勘與文書修訂工作。

二、文學衍變 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司文郎》篇創造性地賦予該詞神秘色彩,将其塑造為掌管文運的神職形象。小說中"司文郎"能辨文章優劣,通過焚稿識才的奇幻設定,諷喻科舉制度弊端(來源:上海古籍出版社《聊齋志異》全注本)。

三、語義結構 從構詞法分析,"司"取《說文解字》"臣司事于外者"之本義,表掌管;"文"指文書典籍;"郎"為古代官職後綴。三者複合構成動賓結構的職官稱謂(來源: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

四、當代應用 在現代漢語語境中,該詞主要作為曆史詞彙出現于文史研究領域。部分學術論著借其引申義比喻具有卓越鑒賞力的文學批評家(來源:北京大學出版社《中國官制史》)。

網絡擴展解釋

“司文郎”一詞的含義可從曆史職官和文學意象兩個層面解讀,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曆史職官含義

  1. 唐代官職
    司文郎是唐代司文局的副職官員,隸屬于著作局。據《新唐書·百官志》記載,龍朔二年(公元662年)改著作曹為司文局,設郎中為主官,佐郎即“司文郎”。其職責與文教事務相關,如文獻編纂、教育管理等。

  2. 地方文教代稱
    明清時期,“司文郎”被借指地方掌管文教的官員,例如清代蒲松齡在《聊齋志異·司文郎》中虛構梓潼府缺一司文郎,暗喻文教混亂。


二、文學意象與引申

  1. 蒲松齡的諷刺小說
    在《聊齋志異·司文郎》中,蒲松齡通過“盲僧以鼻鑒文”的荒誕情節,諷刺科舉考官不識真才、颠倒文運的現象。故事中,盲僧焚燒文章後以氣味判斷優劣,辛辣批判了科舉制度的腐敗與荒謬。

  2. 才華的象征
    部分詞典(如、3)提到,“司文郎”可引申為形容文采出衆、才華橫溢的人。此用法可能源自對官職職能的聯想,但更常見于文學語境中,需結合具體文本理解。


三、補充說明

總結來看,“司文郎”既指向唐代文教官職,又在文學中衍生出批判與象征意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安安穩穩闆刀半陰北京郵電大學弼導擯卻博奪藏之名山曹丘唱隨叉手尺鷃愁怖初婚存疑單議登手登腳頓罔獨眼龍烽墩甘瓠高軌跟隨攻刺桂坊龜文鳥迹旱田環連會應火坼瘕症機會主義疾棘禁柳技術作物勵聲綿望名垂千古墓亭囔囔突突溺愛鳥瀾僻典憑負千裡客巧敏祁劇叡作珊瑚頂折數摅望司分貼鈔梯接頹怨脫禍踠地微顯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