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五聲中的角、徵、羽。《國語·周語下》:“細鈞有鐘無鎛,昭其大也。” 韋昭 注:“細,細聲,謂角、徵、羽也;鈞,調也。”
“細鈞”是一個古代音律相關的術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指古代五聲(宮、商、角、徵、羽)中的角、徵、羽三聲,屬于較細的音調。該解釋源自《國語·周語下》的記載:“細鈞有鐘無鎛,昭其大也。” 韋昭注釋稱:“細,細聲,謂角、徵、羽也;鈞,調也。” 說明“細鈞”是通過調整樂器(如鐘、镈)來表現細膩音調的術語。
有部分資料(如)将其解釋為成語,形容言辭或文辭的精細考究。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主流詞典,可能是現代引申或誤用,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細鈞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分别是“細”和“鈞”。細鈞在古代常用于描述琢磨細緻、考究品味的功夫。
拆分細鈞的部首分别是纟和金。其中,“纟”是紅字旁,表示與紡織品、線等相關;“金”是金字旁,表示與金屬有關。
細鈞的筆畫分别是7和10,指的是書寫細鈞時需要用到7畫和10畫的漢字筆畫。
細鈞一詞最早出現于《周禮·春官疏》中,形容細緻精美的器物。現代漢語中,細鈞用來形容細微而珍貴的品味或者音律。在台灣和香港地區,細鈞的繁體寫法為「細薫」。
在古時候,細鈞的寫法稍有不同。細的古字形為“細”, “細”字形的上方有一個類似于幾點的小點,表示細緻入微。鈞的古字形為“鈞”,多用于形容器物或音律精細。
1. 他的品味非常細鈞,能夠辨别出最微小的差别。
2. 這首曲子的細鈞之處在于每個音符都被精心設計。
組詞:細微、精細、細膩、細緻入微、鈞瓷等。
近義詞:精細、細膩、細緻。
反義詞:粗糙、簡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