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乾陵的意思、乾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乾陵的解釋

唐高宗 與 武則天 的合葬墓,在 陝西 乾縣 梁山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陵前排列大型石人、石獸、華表等石刻,其中著名的有翼馬、石獅、述聖記碑和無字碑等,是 唐 代造型藝術的代表作品。解放後,對 乾陵 的一些陪葬墓進行了發掘,如 永泰公主 、 懿德太子 及 章懷太子 墓等,發現了極為精美的壁畫、線雕畫和大量的陶俑等曆史文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乾陵是中國唐代帝王陵墓的代表性遺存,其名稱源于《周易》卦象"乾為天",象征至高無上的皇權。作為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的合葬陵墓,位于陝西省乾縣梁山,始建于弘道元年(683年),曆時28年建成。該陵墓開創"因山為陵"的典範,依山體走勢構築地宮,現存華表、翼馬、鴕鳥等大型石雕114件,構成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唐代陵園石刻群。

陵墓建築嚴格遵循"天子之制",神道兩側對稱排列着述聖紀碑與無字碑,其中無字碑高7.53米,重98.8噸,以整塊石灰岩雕鑿而成,其無字特征引發曆代學者關于武則天政治意圖的探讨。據《舊唐書·禮儀志》記載,乾陵地宮"以石為門,鐵汁灌縫",防盜結構精密,至今未被盜掘。

考古勘探表明,乾陵占地約40平方公裡,主墓室深達17米,陪葬墓群包含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墓等17座,出土三彩俑、壁畫等文物4000餘件,其中《客使圖》《馬球圖》等壁畫被列為禁止出境展覽文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價其為"人類石刻藝術史上的奇迹",2014年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

網絡擴展解釋

乾陵是位于中國陝西省鹹陽市乾縣梁山的一座唐代皇家陵墓,具有重要的曆史和文化意義。以下是關于“乾陵”的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建成于公元684年,采用“因山為陵”的建造方式。它是中國唐代十八陵中保存最完整、唯一未被盜掘的帝王陵墓。

2.地理位置與建造特點

3.曆史與文化價值

4.現狀與保護

5.延伸含義

在成語中,“乾陵”泛指帝王或貴族的陵墓,象征生命終結後的安息之地。但實際語境中多特指唐高宗與武則天的合葬陵。

乾陵不僅是唐代建築與藝術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國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見證,其曆史地位與未解之謎持續吸引着學界和公衆的關注。

别人正在浏覽...

百鍊鑒傍近并蒂蓮駁龍儀同差第常賃成喪持刀弄棒德容雕僞豆腐衣掇蜂反覆豐标伏苓腹圍富源高隅共飨貴交鴻寶術郊阡假造解鈴系鈴躹躬駒光過隙句襟軍饷柯則科子流洽眉下添眉面長面短麪糊團褭亸樸斲淺露乞量曲律勤渠窮迫虬髭确荦榷鹽法灑兵傷天害理聲績升堂入室盛宴詩癡史劇說帖酸水太平天子堂族特表填宮天繪佻姣亭午通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