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因的意思、達因的詳細解釋
達因的解釋
1.[英dyne]力的單位。使1克質量的物體産生每秒平方1厘米的加速度所需的力謂之一達因。
詞語分解
- 達的解釋 達 (達) á 通:四通八達。達德(通行天下的美德)。達人。達士(達人)。 通曉:洞達。練達。 遍,全面:達觀(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不計個人的得失)。 到:到達。抵達。通宵達旦。 實現:目的已達。
- 因的解釋 因 ī 原故,原由,事物發生前已具備的條件:原因。因素。因果。病因。 理由:因為(唅 )。因而。 依,順着,沿襲:因此。因之。因循(a.沿襲;b.遲延拖拉)。因噎廢食。陳陳相因。 果 筆畫數:; 部
網絡擴展解釋
達因(Dyne)是力學中的一個單位,主要用于厘米-克-秒(CGS)單位制。以下是詳細解釋:
-
定義
達因是使1克質量的物體産生1厘米/秒²加速度所需的力。其數學表達式為:
$$
1 , text{dyn} = 1 , text{g} cdot text{cm/s}
$$
-
單位換算
- 1達因等于10⁻⁵牛頓(國際單位制中的力的單位),即:
$$
1 , text{dyn} = 10^{-5} , text{N}
$$
- 換算依據:1牛=1千克·米/秒²,而1千克=1000克,1米=100厘米,因此1N=10⁵dyn。
-
應用場景
達因在物理學和工程學中曾用于小力的測量,例如表面張力(單位:達因/厘米)。但隨着國際單位制的普及,現多被牛頓取代。
-
符號與縮寫
達因的标準符號為dyn,源自希臘語“dynamis”(意為“力”)。
-
示例說明
若用1達因的力推動1克物體,該物體将以1厘米/秒²持續加速,相當于每秒速度增加約0.01米/秒。
達因是CGS單位制中的基本力單位,適用于微觀或低力值場景,但現代科學更常用牛頓作為标準單位。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達因(dá yīn)是一個漢字詞語,主要用作名詞。它的拆分部首是“辶”和“言”,筆畫總數為12畫。該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的“達因”意為“到了一定的程度”。寓意着達到目标、完成使命或達标的含義。
繁體字“達因”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可以使用不同的變體形式來寫“達因”。例如,在篆書中常見的寫法是“達因”,而在隸書中則常見“達壹”的寫法。
以下是一些關于“達因”的例句:
1. 他通過不懈努力,終于達因了他的目标。
2. 堅持訓練是達因成為優秀運動員的關鍵。
3. 在這個領域裡,每個人都渴望達因自己的夢想。
組詞方面,我們可以使用“達因”作為前綴或後綴形成其他詞彙。比如,“達因無助”、“目标達因”和“達因性格”。 近義詞方面,可以使用“成功”、“實現”、“達到”等詞作為替代。反義詞方面,可以使用“未達成”、“失敗”、“遺憾”等詞來表達相反的意思。
總結起來,“達因”這個詞的意思是達到目标或完成使命的程度。它的拆分部首是“辶”和“言”,總共有12畫。它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寫法中的不同變體。在例句中,它表示通過努力和堅持達到所追求的目标。另外,我們還可以使用“達因”作為前綴或後綴來構造其他詞彙,而“成功”、“實現”等字詞可以作為它的近義詞,而“未達成”、“失敗”則是它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