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宮中角門。 唐 李商隱 《燒香曲》:“玉珮呵光銅照昏,簾波日暮衝斜門。” 葉蔥奇 疏注引 道源 曰:“斜門,宮中角門也。”
“斜門”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指宮中的角門,屬于古代建築術語。該釋義源自唐代李商隱《燒香曲》中“簾波日暮衝斜門”的記載,葉蔥奇在注釋中引道源觀點明确解釋為“宮中角門”。這類門通常位于宮殿或大型建築的側邊,與正門形成非垂直或平行的角度,可能用于特定人員或特殊場合的通行。
在民間語境中,“斜門”因諧音“邪門”衍生出非正當途徑或怪異現象的含義。例如歇後語“跛子屁股——斜(邪)門”,通過諧音雙關表達對異常情況的調侃。此類用法多出現在口語或非正式表達中,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燒香曲》原文及古代建築文獻。
斜門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有問題或行為不正當。這個成語含有貶義,通常用來指責那些不誠實或者不正直的人。
斜門由部分和部首組成。它的部首是門,筆畫數為11。
斜門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二十九年》中。由于用斜門形容一個人的品德有問題,類似于通過斜門進入别人的家中,暗指偷竊行為,因此成為了具有貶義的成語。
斜門(繁體字)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斜門沒有太大變化,仍然是以現代寫法為基礎。
1. 他的行為舉止讓人覺得他是個斜門之徒。
2. 這個商人總是以斜門手段獲取利益。
斜門人物、斜門奸商、斜門行徑
不誠實、不正直、奸詐
誠實、正直、善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