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郡齋讀書志的意思、郡齋讀書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郡齋讀書志的解釋

書目名。南宋晁公武撰。共收書一千四百餘部,每一書目之後有解題。是中國現存最古的一部私人藏書目錄。傳世有“袁州本”和“衢州本”兩種版本,均刊印于1250年,但内容互有不同。清末王先謙合校袁、衢兩本為一本。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郡齋讀書志》是南宋晁公武編撰的私家藏書目錄,具有重要文獻價值。以下是綜合解釋:

  1. 基本概況
    成書于南宋,收錄圖書1492部,涵蓋經、史、子、集四部,下設45小類(如經部10類、史部13類)。每書附有解題(内容提要),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提要式私藏書目。

  2. 結構體系
    采用“總序-部序-類序”三級框架:四部各有總序,多數小類前有小序,形成完整目錄體系。這種分類法對後世《四庫全書總目》等影響深遠。

  3. 版本流傳
    現存兩種宋代刻本:1250年刊印的“袁州本”(20卷)和“衢州本”(25卷),内容互有差異。清末王先謙将二者合校為一本。

  4. 文獻價值
    尤其注重收錄唐代與北宋典籍,為研究宋以前文獻提供了重要參考。解題内容涉及作者生平、成書背景、内容評述等,具有學術史意義。

  5. 名稱由來
    “郡齋”指晁公武任四川轉運使時的官邸,因藏書和編目工作在此完成,故以地點命名。

該目錄現存版本可通過《郡齋讀書志校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查閱完整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郡齋讀書志》的意思

《郡齋讀書志》是唐代文學家劉勰所著的一本與讀書相關的著作。它的主題是讀書心得和讀書方法,旨在指導讀書人如何進行高效的閱讀和學習。

拆分部首和筆畫

《郡齋讀書志》這個詞可以拆分成3個漢字:郡、齋、讀。其中,郡的部首是阝,齋的部首是鬥,讀的部首是讠。郡齋讀書志的總筆畫數是23畫。

來源和繁體

《郡齋讀書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唐代,是一本描寫讀書心得和方法的著作。在繁體字中,郡齋讀書志的寫法是「郡齋讀書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郡齋讀書志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常見的寫法是「郡齋讀書誌」。這種寫法體現了漢字的演變和變體。

例句

1. 讀《郡齋讀書志》,我受益匪淺。

2. 他對《郡齋讀書志》中的方法和思想有深入的研究。

組詞

郡守、讀書、志向、著作、齋戒

近義詞

讀書心得、閱讀經驗、讀書筆記

反義詞

不讀書、不求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