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秋天的季候。 唐 王勃 《秋日别王長史》詩:“正悲西候日,更動北梁篇。”
(2).西邊的亭站。舊時送别之處。 隋 尹式 《送晉熙公别》詩:“西候追 孫楚 ,南津送 陸機 。” 唐 杜甫 《秋日送石首薛明府》詩:“南征為客久,西候别君初。” 仇兆鳌 注:“候,亭也。”
“西候”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秋天的季候
這一釋義源自唐代詩人王勃的《秋日别王長史》詩句“正悲西候日,更動北梁篇”,其中“西候”借指秋季。古人以方位對應季節,西方屬秋,故“西候”成為秋季的代稱。
西邊的亭站(送别之處)
在隋唐詩詞中,“西候”常指送别的亭驿。例如:
補充說明
該詞屬于古典文學中的意象詞彙,現代漢語已不常用,需結合具體詩文語境理解。若需進一步分析詩句中的用法,可參考《全唐詩》或相關注本。
《西候》是一個漢字詞語,一般用于古代文獻中,其意思是指天空中西方的方位、西部的情況或西方之國。
《西候》的拆分部首為《日》和《西》。
它的總筆畫數為11筆。
《西候》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根據觀察天空方位而來的。對于古代的中國人來說,東方被視為吉祥的方位,而西方則被認為不吉祥。因此,《西候》這個詞出現在很多古代文獻中。
《西候》的繁體字為「西候」。
在古時候,中文字形發生了一些變化。《西候》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㔬侯」。
1. 《西候》暗示了國家前途不好。
2. 他從《西候》回來後,給大家講了他的經曆。
1. 西方
2. 西部
3. 西南
4. 西風
距離西方,西方情況,西邊
東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