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山名。在 浙江 天台縣 北。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山﹞當鬥牛之分,上應台宿,故名 天台 。” 晉 支遁 《天台山銘》序:“ 剡縣 東南有 天台山 。”
(2).山勢從東北向西南延伸,由 赤城 、 瀑布 、 佛隴 、 香爐 、 華頂 、 桐柏 諸山組成。主峰 華頂 海拔1133米,多懸崖、峭壁、飛瀑等名勝。為 甬江 、 曹娥江 和 靈江 的分水嶺。道教曾以 天台 為南嶽 衡山 之佐理,佛教天台宗亦發源于此。相傳 漢 劉晨 、 阮肇 入此山采藥遇仙。
天台山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主要指向中國不同地區的山脈,其中以浙江天台山最為著名。以下是詳細解釋:
地理位置與自然特征
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是仙霞嶺山脈的東支,東北-西南走向,主峰華頂山海拔1098米。以“山嶽之神秀”著稱,風景奇絕,有懸瀑、怪石等自然景觀,李白曾用“天台四萬八千丈”形容其巍峨。
宗教文化地位
曆史與人文
自漢代起便與文人雅士結緣,東晉王羲之、謝安曾在此活動,唐代詩人李白、杜甫等留下詩篇。宋代起成為“詩路文化”的重要節點。
“天台山”在漢語中也比喻極高的地位或權勢,源自其山勢高聳入雲的意象。
注意:不同地區的天台山文化背景差異較大,需根據語境區分。如需更詳細景點或曆史信息,可參考權威來源。
《天台山》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中國浙江省的一座著名名山,位于台州市天台縣,是中國佛教南宗七大中心之一。
《天台山》的第一個字“天”包含兩個部首:一、二兩個部首,總共有四個筆畫;第二個字“台”包含兩個部首:丶、口兩個部首,總共有五個筆畫。
《天台山》這個詞語源于中國古代曆史,得名于山上一座供奉天台宗師的寺廟。該寺廟得名于佛教天台宗,因此也被稱為“天台山”。
在繁體中文中,《天台山》的寫法不同。第一個字“天”在繁體中文中寫作“天”,而第二個字“台”在繁體中文中寫作“臺”。因此,在繁體中文中,“天台山”的書寫為“天臺山”。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漢字的形狀和結構有所不同。雖然漢字的意思沒有改變,但是字形可能有所差異。對于《天台山》這個詞語而言,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大緻相同,隻是字形可能有微小差異。
1. 我們周末去天台山旅遊,欣賞了美麗的自然風光。
2. 天台山上的廟宇吸引了許多人前來朝拜。
3. 天台山是中國重要的佛教聖地之一。
1. 天台宗
2. 天台派
3. 天台山廟
4. 天台山風景區
1. 天柱山
2. 東極島
3. 嵩山
4. 泰山
西天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