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天台山的意思、天台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天台山的解釋

(1).山名。在 浙江 天台縣 北。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山﹞當鬥牛之分,上應台宿,故名 天台 。” 晉 支遁 《天台山銘》序:“ 剡縣 東南有 天台山 。”

(2).山勢從東北向西南延伸,由 赤城 、 瀑布 、 佛隴 、 香爐 、 華頂 、 桐柏 諸山組成。主峰 華頂 海拔1133米,多懸崖、峭壁、飛瀑等名勝。為 甬江 、 曹娥江 和 靈江 的分水嶺。道教曾以 天台 為南嶽 衡山 之佐理,佛教天台宗亦發源于此。相傳 漢 劉晨 、 阮肇 入此山采藥遇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天台山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意涵的專有名詞,其釋義可從以下四方面解析:

一、地理實體 天台山特指中國浙江省台州市境内的山脈,屬仙霞嶺餘脈,主峰華頂山海拔1098米。該山系在《中國地名大辭典》中被描述為"浙東名山,山勢雄奇,多飛瀑幽谷",其地質構造形成于白垩紀時期,擁有獨特的花崗岩地貌特征。

二、宗教文化載體 作為道教"南宗祖庭"與佛教天台宗發源地,天台山被《道藏》收錄為"三十六洞天"之第六洞天(玉京洞)。宋代張君房《雲笈七籤》記載:"赤城山洞,周回三百裡,名曰上清玉平之洞天"即指此山。現存隋代古刹國清寺為中日韓佛教交流重要聖地。

三、文學意象 在詩詞創作中,天台山常被用作仙境象征。李白《天台曉望》雲:"門标赤城霞,樓栖滄島月",杜甫《有懷台州鄭十八司戶》稱"天台隔三江,風浪無晨暮",均以天台山寄托超脫塵世之意。

四、詞源演變 "天台"二字最早見于《山海經·大荒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天台,海水入焉"。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釋"台"為"觀四方而高者","天"表至高屬性,組合構成"通天之高台"的本義,後演變為專用山名。

網絡擴展解釋

天台山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主要指向中國不同地區的山脈,其中以浙江天台山最為著名。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浙江天台山

  1. 地理位置與自然特征
    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是仙霞嶺山脈的東支,東北-西南走向,主峰華頂山海拔1098米。以“山嶽之神秀”著稱,風景奇絕,有懸瀑、怪石等自然景觀,李白曾用“天台四萬八千丈”形容其巍峨。

  2. 宗教文化地位

    • 佛教聖地:隋代古刹國清寺坐落于此,為佛教天台宗的發源地。
    • 道教淵源:道教南宗祖庭所在地,融合儒釋道三教文化,素有“佛宗道源”之稱。
  3. 曆史與人文
    自漢代起便與文人雅士結緣,東晉王羲之、謝安曾在此活動,唐代詩人李白、杜甫等留下詩篇。宋代起成為“詩路文化”的重要節點。


二、其他同名天台山

  1. 陝西寶雞天台山
    屬秦嶺山脈,主峰蓮花頂海拔2198米,是炎帝故裡和道教名山,有炎帝祠、老君頂等遺迹。
  2. 四川邛崃天台山
    古稱東蒙山,屬邛崃山脈,主峰玉霄峰1812米。以大禹祭天傳說和“山奇、石怪、水美、林幽”的自然景觀聞名。

三、詞義延伸

“天台山”在漢語中也比喻極高的地位或權勢,源自其山勢高聳入雲的意象。

注意:不同地區的天台山文化背景差異較大,需根據語境區分。如需更詳細景點或曆史信息,可參考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百神保人寶藏鄙缪冰川作用不服不甘心産後熱儳亂承續倒社店員地窖乏窘放牓剛格攻苦茹酸故裡悔戾賤出将惜谏争如流積處季刊金律金鎖曲寄任侃侃控邊闌跚老寋砻習鸾情蠻庭玫柱模棱首南面判決書覃遷确苦颡汗三象釋侶手電屬概念誰誰蘇門四友擡盤媮食推出頹圮王境晚老子無私之光屋烏之愛遐荒湘妃椅詳婉遐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