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凝閉的意思、凝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凝閉的解釋

猶言天寒地凍。 北周 庾信 《謝趙王赉絲布啟》:“去冬凝閉,今春嚴勁;雪似瓊田,淩如鹽浦。” 唐 高適 《奉和鹘賦》:“冰落落以凝閉,雪皚皚而飄灑。”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凝閉”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一、基本含義與使用場景

  1. 形容氣息、聲音的凝聚與封閉
    指氣息、聲音等聚集不散,形成封閉狀态,常用于描述環境寂靜或氣氛壓抑。例如:“深夜的山谷一片凝閉,連風聲都消失了。”

  2. 引申為天寒地凍的自然景象
    源自《文選·張協》的“天凝地閉”,其中“凝”指霜凍,“閉”指冰封,形容極寒天氣。如唐代高適詩句“冰落落以凝閉,雪皚皚而飄灑”。


二、詞源與演變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學作品中的用例,可參考《文選》或唐代詩詞。

網絡擴展解釋二

凝閉

凝閉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固定封閉、阻塞不通的狀态。該詞由部首凝組成。

凝閉的部首是冫,讀音為bīng。冫是冰的左右兩半,表示冷的意思,與凝閉這個詞的含義有所關聯。

凝閉的筆畫數為10畫,分别為“豎、橫、捺、橫鈎、橫、豎、撇、點、撇、豎鈎”。這些筆畫将字形完整地表現出來。

凝閉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字,最早出現在《周易·系辭下篇》中。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和社會環境的限制,導緻信息和物品流動不暢,所以凝閉的狀态經常出現。

在繁體字中,凝閉的寫法和簡體字保持一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依然是凝閉,沒有出現變化。寫凝閉時,需要按照正确的筆畫順序來書寫。

例句

1. 這段時間,他的心情凝閉不開,很難與人交流。

2. 由于道路被冰雪覆蓋,整個村莊已經完全凝閉了。

組詞

凝結、凝視、凝固、閉合

近義詞

封閉、阻塞、堵塞、閉塞

反義詞

開放、暢通、疏通、敞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