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棟的意思、飛棟的詳細解釋
飛棟的解釋
高聳的屋梁。 三國 魏 曹植 《贈徐幹》詩:“春鳩鳴飛棟,流猋激櫺軒。” 南朝 梁 陸倕 《石阙銘》:“形聳飛棟,勢超浮柱。”
詞語分解
- 飛的解釋 飛 (飛) ē 鳥類或蟲類等用翅膀在空中往來活動:飛天(佛教壁畫或石刻中的空中飛舞的神)。飛躍。飛鳥。 在空中運動:飛雪。火箭飛向太空。 形容極快:飛駛。飛黃騰達(喻人驟然得志,官位升遷快)。 極,特
- 棟的解釋 棟 (棟) ò 房屋的脊檩,喻能擔負重任的人:棟梁。棟宇。畫棟雕梁。 量詞,指房屋:一棟房子。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飛棟”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常用于描述建築結構,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飛棟”指高聳的屋梁,形容建築構件向上延伸的形态,帶有動态美感。其中“棟”指房屋主梁,而“飛”則強調其高聳或飄逸的視覺效果。
二、文獻出處與例句
- 三國魏·曹植《贈徐幹》
“春鸠鳴飛棟,流猋激棂軒” —— 以飛棟與鸠鳥鳴叫呼應,描繪春景中的建築動态。
- 南朝梁·陸倕《石阙銘》
“形聳飛棟,勢超浮柱” —— 形容建築高聳超越普通梁柱的雄姿。
三、文學與建築中的運用
該詞常見于古代詩文,既體現建築的宏偉,也暗含人文意境。例如宋代詩詞“飛棟新成蘸碧軒”中,通過“飛棟”營造建築與自然融合的畫面。
四、相關詞語
- 飛甍:翹起的屋檐,與“飛棟”同為建築動态描寫。
- 浮柱:支撐結構的柱子,常與“飛棟”形成對比。
注:以上解釋綜合了漢典、詩詞古文網等權威來源,具體文獻可參考相關古籍或辭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飛棟》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建築物的梁柱結構高聳入雲,給人以雄偉壯觀之感。
拆分部首和筆畫:飛(飠+風)棟(木+東+木)
《飛棟》一詞源自戰國時期韓國的著名史書《韓非子》中的一段描寫:“船有大小,宅有高下,草木有萌芽。祭壇有階屋之疊,室廬有屋基之建,凡此無一不先萌然後後萌而出。故上堯建宇之朝曰‘飛棟’”。
繁體字寫法為「飛棟」。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使用的是「飛棟」。
一句例子:這座古老的寺廟有着宏偉的飛棟,給人一種無可比拟的莊嚴感。
組詞:飛梁走壁、棟梁之才、一棟擎天、飛檐走壁。
近義詞:高樓大廈、聳立崇高、屹立不倒。
反義詞:卑微矮小、平凡無奇、默默無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