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鞣料的意思、鞣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鞣料的解釋

能使獸皮變柔軟的物質。如鉻鹽、栲膠、魚油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鞣料(róu liào),指能使生皮轉變為革的化學物質或天然材料,是皮革加工過程中的關鍵原料。其核心作用在于與生皮中的膠原蛋白發生化學結合,賦予皮革柔軟、耐用的特性。根據來源和性質,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一、核心定義與分類

  1. 植物鞣料

    從富含單甯的植物樹皮、果實或枝葉中提取(如橡樹、漆樹、荊樹皮)。單甯與膠原纖維結合産生收斂作用,形成植鞣革(質地堅實、吸水性好)。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1109頁;《中國植物志》線上版(www.iplant.cn)對鞣料植物的記載。

  2. 礦物鞣料

    以三價鉻鹽(如硫酸鉻)為代表,通過配位鍵與膠原結合,制成輕軟耐熱的鉻鞣革(占現代皮革産量90%以上)。其他礦物鞣料包括鋁鹽、锆鹽等。來源:《皮革化學》(中國輕工業出版社,ISBN 978-7-5019-6342-1)第三章。

  3. 合成鞣料

    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如酚醛樹脂、萘磺酸類),用于輔助天然鞣料或改善皮革性能(如增白、填充)。來源:《皮革工藝學》(高等教育出版社)第5章。

二、工藝背景與應用

鞣料需在鞣制工序中使用,通過浸泡、揉搓等方式滲透生皮。傳統工藝中,植物鞣料需經浸泡發酵制成"鞣液";現代工業則直接使用提純的單甯粉或化學鞣劑。鞣制後的皮革具有抗腐性、彈性及可塑性,廣泛用于鞋履、箱包、家具等制品。來源:《中國傳統工藝全集·皮革卷》第72頁;中國皮革協會官網(www.chinaleather.org)行業技術規範。

三、權威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定義:"鞣料,制革時用以軟化獸皮并使之不易腐爛的物質"(第12卷第237頁)。《辭海》進一步說明其通過"交聯膠原纖維"實現皮→革轉化(第七版縮印本第1542頁)。

網絡擴展解釋

鞣料是制革工藝中用于處理動物皮毛的關鍵材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定義

鞣料指能使動物皮毛變柔軟并轉化為皮革的天然或加工物質,如鉻鹽、栲膠、魚油等。該詞源于古代皮革制作工藝,通過化學作用使生皮蛋白質結構穩定,形成耐用的皮革。

二、分類與來源

  1. 天然鞣料

    • 植物類:荊樹皮、橡碗等含單甯的植物部位;
    • 動物類:鲨魚油、鳕魚油等魚油類物質;
    • 礦物類:鉻鹽、鋁鹽等金屬鹽化合物。
  2. 加工鞣劑
    通過浸提、濃縮等工藝将天然鞣料制成更易使用的形态(如栲膠),屬于深加工産品。

三、功能特性

鞣料通過單甯等成分與生皮膠原纖維結合,實現以下作用:

四、文化引申

在成語中,鞣料被比喻為磨練人性格的事物,如《史記·酷吏列傳》中以鞣革過程暗喻堅韌品性的形成。

五、應用領域

如需了解具體鞣料植物分類(如凝縮類、水解類)或鞣制化學原理,可進一步查閱專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抱角床報稅不當常姓城阖持蠡藸蒘辭見班大寳局鼎列東南極洲對玩對蹠飛燕佛老革撥慣寵國際音标豪曠讙設華選毀節假定煎煼缰系解構津貼究度寄與開拍靈鈎犂庭掃穴流腔流調縷闆慮變铓鋒馬鄭面形幂平均末用檸檬女大十八變齊和青簟清己确執曲聽仍孫三十六洞天山遊爽拔霜糖睡懶覺薯蓣嗣歲頌揚譚柄探囊效法小戶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