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達摩的意思、達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達摩的解釋

(1).[梵dharma]法。引申為法子,辦法。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六:“這一場出丑,着甚達摩。” 淩景埏 校注:“着甚達摩,猶如説有什麼法子。‘達摩’,梵語音譯,指‘法’,見《方廣經》。”

(2).亦作“ 達麼 ”、“ 達磨 ”。 菩提達摩 的省稱, 天竺 高僧,本名 菩提多羅 。于 南朝 梁 普通 元年入 中國 , 梁武帝 迎至 建康 。後渡 江 往 北魏 ,止 嵩山 少林寺 ,面壁九年而化。傳法于 慧可 。 達摩 為中華禅宗初祖。 宋 沉遼 《贈長蘆福長老》詩:“ 達麼 西歸不記年, 雪山 消息更蕪然。” 明 楊慎 《藝林伐山·五色賦記》:“ 孫臏 銜枚之際,半夜失蹤; 達磨 面壁以來,九年閉目。” 清 丘逢甲 《興福寺》詩:“自從 達摩 來,妙法指心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達摩”一詞的含義需從詞源、佛教文化及曆史人物等多方面綜合解析:

一、詞源與梵語本義 源于梵語“dharma”(音譯達摩/達磨),詞根“dhri”原意為“支持”“維持”,後擴展為:

二、佛教禅宗初祖——菩提達摩 特指南天竺僧人菩提達摩(Bodhidharma),禅宗初祖:

三、引申含義與用法

  1. 佛教語境:代指佛法或修行成就者,如“達摩祖師”;
  2. 成語用法:形容人才能、氣質超凡,如“才華達摩”;
  3. 俚語延伸:部分地區口語中衍生“生猛、執拗”的比喻義,如悶頭撞牆的莽撞行為(需結合語境使用)。

四、文化影響 作為禅宗象征,達摩形象廣泛見于繪畫、雕塑(如不倒翁達摩),代表堅韌精神。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達摩(dámó)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多重意思。它可以指代達摩祖師(dámó zǔshī),即佛教禅宗的創立者。此外,達摩也可以指追求真理、參悟佛法的人。下面是對這個詞的一些詳細解釋和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達摩由“辶”、“土”、“艹”、“日”組成。它共有14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達摩一詞最初來自梵文,音譯為達磨(Dharma)。在傳入中國後,它的發音和寫法發生了變化,變為了達摩。相應的繁體字為達摩。 古時候漢字寫法:根據古代漢字的演變,達摩在古代的寫法和現代略有不同。具體變化包括字形和字序的改變。在古代寫法中,達摩的字順為“艹辶土日”。 例句:1. 他是一位虔誠的達摩弟子,專心修行禅定。2. 通過達摩祖師的教導,我找到了内心的平靜。 組詞:達摩祖師、達摩法門、達摩像、達摩洞等。 近義詞:禅師、禅定、悟道等。 反義詞:紛亂、迷茫、無明等。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