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待取的意思、待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待取的解釋

(1).待人取用。《禮記·儒行》:“懷忠信以待舉,力行以待取。” 陳澔 集說:“力行可使者人必取之,故君子之用於天下有所待而不求人焉。”

(2).等到。 唐 顧況 《諒公洞庭孤橘歌》:“待取天公放恩赦,儂家定作湖中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待取"是現代漢語中一個由動詞性語素構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分解為兩個層次:

一、字義解析(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待"表示"等候、需要"的持續狀态,如《左傳·宣公十二年》"不待期而薄人于險";"取"本義為"捕取",引申為"獲得、領取",甲骨文作"又(手)持耳"之形,源自古代戰争割耳計功的傳統。

二、複合詞含義(據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該詞具有雙重語法功能:

  1. 作動詞短語時,表示"等待被提取",如"快遞櫃中的包裹狀态顯示為待取";
  2. 作形容詞時描述"具備被獲取條件"的狀态,常見于金融場景"待取款項"或信息技術領域的"待取數據隊列"。

三、應用場景(引《漢語大詞典》應用例證):

  1. 郵政服務:指代已到達收件網點但未領取的郵件
  2. 財務管理:特指已完成結算流程的可支取資金
  3. 數字化服務:描述雲端存儲中已完成上傳待用戶下載的文件

四、近義辨析(據北京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虛詞詞典》): 區别于"待領"強調法定領取權,"待取"更側重客觀存在的可獲取狀态;與"候取"相比,前者多用于書面化場景,後者常見于口語交流。

網絡擴展解釋

“待取”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基本解釋

  1. 待人取用
    指事物或資源處于等待被他人取用的狀态。這一含義源自《禮記·儒行》中的“懷忠信以待舉,力行以待取”,強調通過自身努力積累價值,等待他人認可或采用。
    例句:

    • 店鋪門口挂滿農具,新品上标注符號區分“來料加工待取”和售賣品。
  2. 等到
    表示時間上的等待,直至某一條件達成或時機到來。唐代顧況的詩句“待取天公放恩赦,侬家定作湖中客”即用此意。

二、使用場景

三、補充說明

該詞多用于書面或較正式語境,現代口語中使用較少。其核心在于“等待”與“獲取”的結合,既包含被動等待,也隱含主動準備的含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出處,可查閱《禮記·儒行》或唐代詩詞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背悔繃巴吊拷邊材鼻淵部判楚江王出列春神辍塗呆容簟紋如水地圖堆簇負殿鬼吹燈咳聲歎氣鴻漸于幹花莳狐聽之聲鹄頭僭竊監視器艱辛嬌妬介靜進請急且舊念複萌酒滓堪火坤甯宮藍黑連山烈火烹油流浪兒羅幌驢頭不對馬嘴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泌滲貊鞨墨丸莫知所謂泥犂甯俗擰種切中時弊曲工山僻申敕聲子蜃阙素冠鎖窗寒索空退送陀羅尼衾沃瀛烏飯香騣小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