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取的意思、待取的詳細解釋
待取的解釋
(1).待人取用。《禮記·儒行》:“懷忠信以待舉,力行以待取。” 陳澔 集說:“力行可使者人必取之,故君子之用於天下有所待而不求人焉。”
(2).等到。 唐 顧況 《諒公洞庭孤橘歌》:“待取天公放恩赦,儂家定作湖中客。”
詞語分解
- 待的解釋 待 à 等,等候: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以某種态度或行為加之于人或事物:對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将,要(古典戲曲小說和現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待出門,有人來了。 待 ā 停留,逗留,遲延:你
- 取的解釋 取 ǔ 拿:索取。取書。取款。竊取。 選擇:選取。取材。取景。取道。取樣。 采用:采取。聽取。吸取。可取。取精用弘。 得到,招緻:獲取。取經。取償。取悅。 消去:取消。取締。 與予去存棄舍送 筆畫數
網絡擴展解釋
“待取”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基本解釋
-
待人取用
指事物或資源處于等待被他人取用的狀态。這一含義源自《禮記·儒行》中的“懷忠信以待舉,力行以待取”,強調通過自身努力積累價值,等待他人認可或采用。
例句:
- 店鋪門口挂滿農具,新品上标注符號區分“來料加工待取”和售賣品。
-
等到
表示時間上的等待,直至某一條件達成或時機到來。唐代顧況的詩句“待取天公放恩赦,侬家定作湖中客”即用此意。
二、使用場景
- 期待結果:如等待考試成績、獎項評選或機會來臨(參考)。
- 資源備用:常見于寄存物品、加工服務等需他人後續取用的情境(參考)。
三、補充說明
該詞多用于書面或較正式語境,現代口語中使用較少。其核心在于“等待”與“獲取”的結合,既包含被動等待,也隱含主動準備的含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出處,可查閱《禮記·儒行》或唐代詩詞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待取(dàiqǔ)是一個漢字詞語,字面意思是“等待取得”。下面給你提供有關待取的一些信息:
- 拆分部首和筆畫:待取的部首是辶(辵),它的筆畫數是10畫。
- 來源:待取一詞由“待”和“取”兩個漢字組合而成。“待”表示等待、停留的意思,“取”表示獲得、拿取的意思。綜合起來,待取表示等待并獲得某種東西或結果。
- 繁體字:待取的繁體字寫作「待取」。
-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字形有所不同。待取的古代寫法是「待取」,與現代寫法相似。
- 例句:他正在等待取得獎品。她靜靜地待在角落裡,等待取得答案。
- 組詞:待取可以根據實際語境和個人創造力組合成各種詞語。例如:待取證明(等待取得證明)、待取行李(等待拿取行李)等等。
- 近義詞:類似意思的詞語有等待獲得、等待得到、等候取得等。
- 反義詞:相反意思的詞語有立即失去、迅速放棄、馬上喪失等。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