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守中的意思、守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守中的解釋

保持内心的虛無清靜。《老子》:“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王純甫 注:“中也者,中也;虛也,無也,不可言且名者也。” 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勁健》:“飲真茹強,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謂存雄。”《雲笈七籤》卷十:“夫守中自然之法,不能曉知天地人物所從出,不能知道之根源變化所由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守中”是一個具有深厚哲學内涵的詞語,其含義可從多個維度解析:

一、哲學思想中的“守中”

  1. 道家核心概念
    源自《道德經》“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指保持内心的虛無清靜,順應自然規律。老子以“橐籥”(風箱)為喻,強調虛靜中蘊含無窮生命力,動與靜的平衡。
    擴展解釋包括:

    • 守心:抵禦外界幹擾,如孟子“養浩然之氣”的堅定心性;
    • 合一:智慧與慈悲、止觀等對立面的融合,如“智悲雙運”;
    • 節制情感:控制七情(喜、怒、哀、樂等),達到“中和”狀态,類似儒家的“中庸”但更強調内在寂靜。
  2. 儒家關聯
    雖非儒家首創,但“守中”與“中庸”有相通之處,如“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的平衡觀。儒家強調通過中庸之道實現道德完善。

二、武術技擊中的“守中”

在太極拳等武術中,“守中”指:

  1. 防守中線:保護身體中線(如頭部、胸腹等要害),同時攻擊對方中線;
  2. 維持平衡:通過調整重心化解攻擊,保持自身穩定。
    例如,對方進攻時,稍偏身體化解力道,既守中線又保平衡,伺機反擊。

三、其他延伸

“守中”既是道家虛靜修心的哲學觀,也是武術中的實用策略,并與儒家思想存在文化關聯。其核心在于動态平衡與内在穩定性的統一。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守中

“守中”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由“守”和“中”組成。

“守”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守”字的部首是宀,筆畫數為5。

“中”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中”字的部首是丨,筆畫數為4。

來源與繁體

“守中”一詞源于古代文獻和哲學思想,指的是堅守中庸之道,遵循正确的原則和道德價值觀。繁體字“守中”為「守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守”字和“中”字的寫法與現代相似,隻是存在一些細微的差異。

例句

1. 他一直堅持守中不偏,得到了衆人的尊重。

2. 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守中是一種重要的修養。

組詞

守中誠信、守中笃實、守中不偏、守正不阿

近義詞

中庸、守正、不偏不倚

反義詞

偏激、偏離、走極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