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國名。 夏禹 時,國君名 防風 。故地在今 浙江省 德清縣 武康鎮 。《國語·魯語下》:“ 汪芒氏 之君也,守 封嵎 之山者也,為 漆 姓。在 虞 、 夏 、 商 為 汪芒氏 ,於 周 為 長狄 ,今為 大人 。” 韋昭 注:“ 汪芒 , 長狄 之國名也。”
“汪芒”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語境區分:
1. 古國名(主流含義) 據、、等文獻記載:
2. 形容眼睛有神(較少見) 網頁提到該詞可拆解為“汪”(明亮)與“芒”(光芒),引申為形容人目光敏銳、洞察力強。但此釋義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是現代引申義或特定語境用法。
其他關聯信息:
汪芒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渾身上下發亮,亮光四溢的樣子。它常用來形容寶石、光芒、光輝等。
汪字的部首為水(氵),由五劃組成;芒字的部首為艹,由八劃組成。
汪芒最早出現在《漢書.勝負傳》中,用來形容人體發光,後來逐漸被引申為形容物體發亮。
在繁體字中,汪芒保持一緻,沒有變化。
古代漢字的寫法常常與現代略有不同,而汪芒的古代寫法為「汪芒」。
1. 雨後,太陽升起,整個天空都籠罩着一片汪芒的光輝。
2. 許多珠寶散發出汪芒的光芒,美得不可方物。
1. 汪汪芒芒:形容事物發光發亮的樣子。
2. 光汪汪芒芒:形容光芒四溢,充滿活力的樣子。
1. 發光:形容物體有光亮。
2. 光輝:形容光亮燦爛。
1. 暗淡:形容物體沒有光亮。
2. 陰暗:形容環境或光線不明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