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計冊的意思、計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計冊的解釋

古代州郡年終向朝廷總結彙報情況的簿冊。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典禮·朝觐大計》:“計冊雖送府司院攢造解京,而朝覲乃有本州縣攢造解府彙解之冊,其式不一,照各處舊例行可也。若夫朝覲官員于計冊賫部之後,總于歲内到齊,元旦同朝臣慶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計冊”是漢語中較為少見的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字源與曆史用法綜合解讀。據《漢語大詞典》記載,“計”本義為核算、記錄,如《說文解字》注“計,會算也”;“冊”指編串成卷的簡牍,後泛指簿籍文書。兩字組合後,“計冊”特指古代用于登記戶籍、賦稅或事務的官方文書,例如明代《吏文輯覽》中“每歲造計冊,詳列丁口田畝”即指此類檔案。

從功能上看,“計冊”具有行政管理的雙重屬性:一為統計功能,用于人口、土地等數據的系統記錄;二為法律效力,作為官府征稅、徭役的依據,《中國曆史檔案術語辭典》将其歸入“賦役文書”類别。現代語境中該詞已鮮少使用,多出現于曆史文獻研究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計冊”是古代中國用于地方行政彙報的專用文書,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曆史背景與用途

  1. 彙報内容:涵蓋人口、賦稅、司法案件、倉儲等地方治理數據,是中央考核地方官員政績的重要依據。
  2. 編制流程:由州縣初步編制後逐級彙總至府、司、院,最終呈送京城。
  3. 時間節點:通常在歲末完成,官員需在元旦前攜帶計冊進京,參與朝觐儀式。

字義解析

文獻例證

清代黃六鴻《福惠全書·典禮·朝觐大計》記載了計冊的格式和呈遞規範,反映了其在官僚體系中的制度化運作。

(如需了解具體文獻原文或曆代演變,可參考《福惠全書》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安全島安營紮寨擺殺筆仗常物讒枉呈樣代代花棟鄂部鬥箕額外風言霧語膚孱服刀撫宥藁草割烹宏逸荒疎化石渾人霍眼鹄觜靴倢伃祭哜寂靜聚衆滋事闿門匡惡螺女落市馬蟥茅柴昧履美贍蜜合色明特瑉石奶姆南郭綦南美暖鞾碰杯情真意切槭然秋風纨扇圖柔靜軟郎當蠕變燒炭省寺深竟失期誰們宿肉駝峰渥彩五葷相克現象潇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