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等。《宋書·廬江王褘傳》:“昔 韓 衛 異姓, 宗周 之明憲;三封殊級,往 晉 之令典。”
殊級是漢語中的文言詞彙,現多用于特定語境或書面表達,其核心含義指不同尋常的等級或級别,強調等級差異的顯著性與特殊性。以下從詞典釋義、語素解析及權威用例三方面詳述:
語素拆解
《說文解字》釋:“殊,死也。從歺(è),朱聲。”後衍生為“區别”“特殊”義。
《玉篇》注:“級,階次也。”
組合後,“殊級”強調因特殊性而劃分的顯著等級,常見于描述功勳、地位或事物的層級差異。
權威辭書定義
《漢語大詞典》收錄“殊級”詞條,釋義為:
特等的品級;不同尋常的等級。
例證引《新唐書·百官志》:“戰功殊級,賞以爵祿。”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6卷,第1432頁,漢語大詞典出版社,ISBN 9787543200302)
古代典章制度
唐代《通典·職官典》載:
“凡勳官十有二轉,五轉為殊級,視正五品。”
此處指戰功勳位中的最高等級,享有特殊待遇。
表彰功績的語境
清代趙翼《廿二史劄記》提及:
“宋初以‘功臣’號加藩鎮,殊級惟賜于殉國忠臣。”
凸顯其用于褒獎傑出貢獻者的最高級别稱號。
現代漢語中,“殊級”多見于曆史研究、軍事文獻或正式文書,如:
權威參考: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殊”釋義為“特别”“特殊”,“級”為“等級”,組合義承古用法,但标注為“書面文言詞”(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124508)。
“殊級”作為文言遺存詞彙,核心語義始終圍繞因特殊性而劃分的顯著等級,兼具曆史制度術語與現代書面語的雙重屬性。其權威釋義以《漢語大詞典》為綱,曆史用例見于典章史籍,現代應用則集中于特定專業領域。
“殊級”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殊級(拼音:shū jí)指特等,即超出普通等級的特别級别。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常用來表示封賞、職位或地位的等級差異。
如需更詳細的古代文獻用例,可參考《宋書》相關章節或權威詞典(如、)。
白鐵樹搬駁變駭冰梨兵臨城下碧筒杯刺柏打車達概單根獨苗丹悃頂峰獨用将軍二鴻翻車魚範金合土伏虎林富吳體詭觀號呶豪忮黑白分明喝拳合神堠館螖蠌回睠夾脊梁浃淪肌髓奸命絜清絜齋鏡蔔金蘇矜制機钤屐子橘絡魁父來哚兩造靈契囊匣如洗逆阪走丸凝曜牛角之歌鵬迹啓颡碕仄羣昏沙鷄山虞殺生時辰台收襜收迹手鍊鎖南枝天眼曉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