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舍名。《後漢書·靈帝紀》:“ 光和 元年,初開 西邸 賣官,自關内侯、虎賁、羽林,入錢各有差。”《南史·梁紀上·武帝》:“ 竟陵王 子良 開 西邸 ,招文學,帝與 沉約 、 謝朓 ……等并遊焉,號曰八友。” 唐 皎然 《青陽上人院說金陵故事》詩:“千年秋色古池館,誰見 齊王 西邸 春?”
“西邸”是古代官舍名稱,在不同曆史時期有特定背景和用途,具體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東漢時期的賣官場所
據《後漢書·靈帝紀》記載,東漢光和元年(178年),漢靈帝在“西邸”公開賣官,标價從關内侯到虎贲、羽林等職位不等,成為當時政治腐敗的象征。
南朝齊的文學中心
南朝齊竟陵王蕭子良在南京開設西邸,廣招文學之士,梁武帝蕭衍、沈約、謝朓等“竟陵八友”曾在此聚集,推動文學發展。此處還發生過“神滅論”與“神不滅論”的著名學術辯論。
詩詞中的意象
唐代詩人皎然在《青陽上人院說金陵故事》中以“誰見齊王西邸春”追憶西邸的昔日盛景,賦予其文化懷舊的意涵。
注音與結構:拼音為xī dǐ(ㄒㄧ ㄉㄧˇ),字形結構為“西(獨體)+邸(左右)”。
現代釋義:現多指代曆史中的特定官舍,或用于文學、學術讨論的場所。
《西邸》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朝廷内官員居住的西邊宅邸。
《西邸》的部首是「阜」,筆畫數為11畫。
《西邸》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典籍,其中記載了朝廷官員居住的西邊宅邸,用于處理政務事宜。
在繁體字中,「西邸」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代,「西邸」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曆史發展變化,字形可能有所調整。然而,總體來說,古時候的寫法和現代一樣。
1. 這位官員被調任到了京城,住在了西邸。
2. 國君下令将西邸修繕一新,以作為自己的居所。
3. 曆代皇帝居住的是宏偉的西邸,供奉着各種珍寶。
1. 西宮:指朝廷内皇後居住的宮殿。
2. 東邸:指朝廷内官員居住的東邊宅邸。
3. 南府:指朝廷内官員居住的南邊宅邸。
其中,與「西邸」相近義的詞語包括「西宮」、「西府」、「朝堂」等。
與「西邸」意思相反的詞語有「東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