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渴塵的意思、渴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渴塵的解釋

見“ 渴心生塵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渴塵”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本義

    指幹燥飛揚的塵土。語出《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古人常以"塵"喻指世俗紛擾或漂泊無依的狀态。"渴"在此形容塵土因幹燥而極易揚起的狀态。

  2. 核心引申義

    比喻對某人或某地深切的思念之情。此義項源自唐代典故,據《雲溪友議》載,詩人盧仝曾以"渴塵萬斛"形容對友人的思念如幹渴塵土般積郁難消。白居易《寄蕲州簟與元九》中"渴塵多似曲江塵"亦用此喻。

二、文化意象解析

  1. 情感象征

    在古典詩詞中,"渴塵"常與"宦遊""客思"關聯,成為羁旅愁思的典型意象。如李商隱"渴塵哀響繞朱門"(《寄太原盧司空》)暗喻遊子思歸的焦灼心境。

  2. 哲學意涵

    佛教典籍《景德傳燈錄》以"渴塵逐陽焰"(卷二十)喻指妄念如塵土追逐幻影,揭示欲望的虛妄性,賦予該詞宗教哲學深度。

三、現代使用場景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用,僅見于:

權威參考文獻

  1. 郭慶藩《莊子集釋》(中華書局,2012)
  2. 白居易《白氏長慶集》(文學古籍刊行社,1955)
  3. 劉學锴《李商隱詩歌集解》(中華書局,2004)
  4.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廣陵書社,2010)
  5. 羅竹風《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

網絡擴展解釋

“渴塵”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該詞是“渴心生塵”的簡稱,拼音為kě chén,源自唐代詩人盧仝的《訪含曦上人》詩:“三入寺,曦未來。辘轳無人井百尺,渴心歸去生塵埃。”。詩中“渴心”指急切想見友人的心情,因未遇而“生塵埃”,比喻思念之深切,後引申為對舊友的殷切想望。

二、用法與典故

  1. 文學典故
    多用于描述訪友不遇時的怅惘心境,如宋代黃庭堅在《蘇李畫枯木道士賦》中化用此典:“去國期年,見似之者而喜矣,況餘塵土之渴心。”。
  2. 引申含義
    部分資料(如)提到該詞可指“對名利地位的追求”,但此說法缺乏權威文獻佐證,可能為誤讀或引申義,需謹慎使用。

三、權威參考

别人正在浏覽...

阿木忽郎白打螌蟊北京師範大學本任鞭斃搏虎慚忿嘈嘈切切暢春園嘲罵朝燕純雅犢鼻騧鈍頭筆二牲芳年華月發現權風豔風則改頭換面更居鈎頭辜功呙堕髻紅小鬼鹄跱椒雞金蓮花捐賓客昆邱來享雷擊鍊式反應骊龍珠淩等謧詍夢徵秒針麋滅鳴葭難乎其難膨亨麒麟像铨曹如法褥位三堵牆煞火上勤下順山鬟眒忽十地施屠贖身渟渟威鳳一羽徙蔔歇店信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