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火星為夏季南天之标識,因以“火落”謂炎暑消失,初秋來臨。《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四·周祀五帝歌之九》:“雲高火落,露白蟬寒。” 唐 李白 《酬張卿夜宿南陵見贈》詩:“當君相思夜,火落金風高。” 王琦 注:“火落,大火西流也。”
(2).方言。生火煮飯的地方。 艾蕪 《回家》:“ 永森嫂 到火落裡去洗碗,祖母坐在燈下,拿扇子輕輕地拍着。”
“火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詳細解釋:
指大火星(即心宿二)作為夏季南天标識,當它西沉時,象征炎暑消退、初秋來臨。這一用法常見于古詩文,如:
在部分地區方言中,指“生火煮飯的地方”。例如作家艾蕪在《回家》中描述:“永森嫂到火落裡去洗碗”。
焦化工業中,“火落時間”指煤在炭化室幹餾過程中,從裝煤到火落現象發生的時間,用于判斷焦炭成熟度。
該詞兼具自然現象描述、生活場景指代及專業領域術語三重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如需更多例證或來源細節,可參考上述标注的網頁内容。
《火落》是一個中性詞,意思是火熄滅、火焰消失。
拆分部首和筆畫:
火(huǒ,4畫)
落(luò,12畫)
《火落》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是由火和落兩個字組合而成。火代表着火焰,落表示在古時期漢字寫法中的意思為滅、無、終止。
在繁體字中,火落的寫法為「火落」。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火的變形字叫作「灬」,與單個的火字形狀類似。落的古代寫法為「䖵」,表示火焰逐漸消失形狀。
以下是關于《火落》的例句:
1. 火勢在短短幾分鐘内迅速蔓延,并最終火落了。
2. 屋内的蠟燭燒到盡頭,火落之後,房間一片漆黑。
3. 訓練師教導學生正确熄滅火焰,确保火落安全。
以下是一些與《火落》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失火、火災、火焰、熄滅、熄火
近義詞:熄滅、熄火、失火
反義詞:燃燒、燃起、燃烤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