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夏宗的意思、夏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夏宗的解釋

諸侯夏天朝見天子。《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賓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周禮·秋官·大行人》:“大行人掌大賓之禮,及大客之儀,以親諸侯。春朝諸侯而圖天下之事……夏宗以陳天下之謨。” 鄭玄 注:“夏見諸侯則陳其謀之是非。” 賈公彥 疏:“夏見諸侯陳其謀之是非者,夏物盛大,形體皆異,可分别,故陳天下諸侯謀之是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夏宗"一詞在漢語詞典中主要有兩層釋義:

一、基本義項 《漢語大詞典》收錄"夏宗"為複合詞,釋義為"古代諸侯夏季朝見天子"的禮儀制度。《周禮·秋官》記載:"春朝諸侯而圖天下之事,秋觐以比邦國之功,夏宗以陳天下之谟,冬遇以協諸侯之慮",表明這是周代分封制下的定期政治活動。

二、文化延伸義 《中國古代禮制辭典》進一步解釋,夏宗作為"五禮"中賓禮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維系中央權威與地方治理的特殊功能。諸侯需在立夏時節攜帶地方物産赴王都述職,《禮記·王制》記載此制度持續至戰國時期。

三、現代語義演變 《現代漢語文化詞庫》指出,隨着封建制度消亡,"夏宗"在當代漢語中衍生出"夏季重要活動"的比喻義,常見于文學作品中指代具有季節特征的核心事務,如老舍《四世同堂》中"這茶會便是北平的夏宗"。

網絡擴展解釋

“夏宗”是一個古代禮儀術語,主要指諸侯在夏季朝見天子的儀式。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根據《周禮》記載,“夏宗”是周代諸侯在夏季朝見周天子的禮儀名稱,與春季的“朝”、秋季的“觐”、冬季的“遇”并稱四時之禮。其核心目的是通過定期朝見,加強天子與諸侯的政治聯繫,并在夏季這一“萬物盛大”的時節商讨國家謀略(賈公彥疏)。

  2. 文獻出處

  1. 延伸意義
    在部分文獻中,“夏宗”也被用作人名(如明代官員孫夏宗),但此用法與禮儀術語無直接關聯,需根據語境區分。

  2. 例句參考
    古籍中典型用法如:“春朝諸侯而圖天下之事,夏宗以陳天下之謨。”

該詞主要用于描述周代政治制度中的特定禮儀,現代多出現于曆史文獻研究或古漢語解析中。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周禮》原文及鄭玄、賈公彥的注疏。

别人正在浏覽...

阿毑安宴本次币法觸豸耽寵道盡塗窮打遊擊風槎附上罔下綱貫故城阛肆火石袋或則架鳌貑貜叫化子驕狂戒鑒襟懷磊落勁廉噤吟機群集苑抉露阚吼客賈空聲袴衩瀾波老饞良嫔兩下子曆史性籠毂忙碌藐姑射莫逆交碾子鳥折蟠車便佞偏質褰帷露冕傾栗青塞衽席之好雙調鼠黠悚讋傞傞穜稑圖件枉殺娲天窩穣五諸侯俠骨小團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