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道盡塗窮的意思、道盡塗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道盡塗窮的解釋

謂無路可走,陷于絕境。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私意自試,必不能堪其所不樂,自蔔已審,若道盡塗窮,則已耳。”《晉書·嵇康傳》作“道盡塗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道盡塗窮”是一個形象生動的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指走到了道路的盡頭,陷入無路可走的困境,常用來比喻處境極其艱難,走投無路,陷入絕境。

以下是該成語的詳細解析:

  1. 字面本義:

    • 道: 指道路、途徑。
    • 盡: 指盡頭、終點,沒有了。
    • 塗: 通“途”,也是道路的意思。
    • 窮: 指窮盡、完結,無路可走。
    • 因此,字面意思就是:道路走到了盡頭,路途已經窮盡。形容人走到了無路可走的地方。
  2. 引申義與比喻義:

    • 其引申義和比喻義是核心用法。它不僅僅指物理上的無路可走,更側重于形容人在人生境遇、事業發展、解決問題或處理事情時,陷入了極其困難的境地,所有的方法、途徑都已嘗試過或失效,找不到任何出路或轉機,處于山窮水盡、束手無策的絕望狀态。
    • 例如:
      • 形容事業失敗,所有努力都無效:他創業失敗,負債累累,已是道盡塗窮。
      • 形容解決難題無計可施:面對這個技術瓶頸,專家們也感到道盡塗窮。
      • 形容人生陷入絕境:親人離世,工作丢失,他感覺自己走到了道盡塗窮的地步。
  3. 典故與溯源:

    • 該成語源自魏晉時期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嵇康在信中表達自己不願出仕為官,追求自由放達的生活态度時寫道:“若趣欲共登王途,期于相緻,時為歡益,一旦迫之,必發狂疾。自非重怨,不至于此也。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獻之至尊,雖有區區之意,亦已疏矣。願足下勿似之。其意如此,既以解足下,并以為别。嵇康白。” 其中雖未直接出現“道盡塗窮”四字,但文中表達了自己不願妥協、不願走仕途這條路的堅決态度,若強迫則如同無路可走(道窮),後世提煉其精神内涵形成了“道盡塗窮”或“道盡途窮”的成語。(此指代其思想源頭,具體文本可參考《嵇康集》或《文選》)
    • 成語的定型化使用在後世文獻中常見,用以描述絕境。
  4. 用法與現代意義:

    • 在當代漢語中,“道盡塗窮”是一個書面語色彩較濃的成語,常用于描述極其嚴峻、絕望的處境。
    • 它強調的是一種徹底的、全面的困境,帶有強烈的無奈感和絕望感。
    • 常與“走投無路”、“山窮水盡”、“窮途末路”等詞義相近,但“道盡塗窮”更側重于“所有途徑都已窮盡”這一過程。

權威性來源參考:

“道盡塗窮”意指道路已到盡頭,無路可行,核心用于比喻人處于走投無路、所有希望和辦法都已窮盡的極端困境。它源自古代典籍,承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現代漢語中仍用于描述極其艱難絕望的處境。其權威釋義可參考《現代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辭海》等權威辭書及相關古代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道盡塗窮”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無路可走,陷于絕境,形容處境極其困頓或面臨無法解決的困境。該詞帶有明顯的貶義色彩,常用來表達走投無路的絕望狀态。


二、出處與演變

  1. 最早來源
    出自三國時期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若道盡塗窮,則已耳。”嵇康以此表達自己不願屈從世俗的立場,若被迫至絕境便甯死不屈。
  2. 曆史演變
    《晉書·嵇康傳》中記載為“道盡途殚”,後逐漸演變為“道盡塗窮”。其中“塗”通“途”,二者含義相同。

三、結構與用法


四、近義與反義詞


五、例句參考


該成語通過“道路盡頭”的意象,生動刻畫了絕境中的心理與現實狀态,常用于文學、口語及書面表達中。若需更深入的曆史背景或古籍用例,可參考《嵇康集》或《晉書》相關章節。

别人正在浏覽...

絆倒鞭鸾笞鳳辨嚴摽幟補天手陳平池魚禍廚具存庫旦氣德柄釣緍恩賜二華惡語傷人發明方功鳳栖梧敷芬負河凫雁槀砧狗苟貴兆黑滋滋慌張慌智幾個盡光霁日就室靈心柳耳鸾液毛公泌瀄昵宴盤資偏孤寝閤青袍禦史起認三心二意士為知己者死守正不撓耍猴兒雙鈎水心劍順遵鼠須管太廟貼親完采王氏帖為小失大位移文山會海無涉鄉化枭鸾晞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