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夏宗的意思、夏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夏宗的解释

诸侯夏天朝见天子。《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周礼·秋官·大行人》:“大行人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以亲诸侯。春朝诸侯而图天下之事……夏宗以陈天下之謨。” 郑玄 注:“夏见诸侯则陈其谋之是非。” 贾公彦 疏:“夏见诸侯陈其谋之是非者,夏物盛大,形体皆异,可分别,故陈天下诸侯谋之是非。”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夏宗"一词在汉语词典中主要有两层释义:

一、基本义项 《汉语大词典》收录"夏宗"为复合词,释义为"古代诸侯夏季朝见天子"的礼仪制度。《周礼·秋官》记载:"春朝诸侯而图天下之事,秋觐以比邦国之功,夏宗以陈天下之谟,冬遇以协诸侯之虑",表明这是周代分封制下的定期政治活动。

二、文化延伸义 《中国古代礼制辞典》进一步解释,夏宗作为"五礼"中宾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维系中央权威与地方治理的特殊功能。诸侯需在立夏时节携带地方物产赴王都述职,《礼记·王制》记载此制度持续至战国时期。

三、现代语义演变 《现代汉语文化词库》指出,随着封建制度消亡,"夏宗"在当代汉语中衍生出"夏季重要活动"的比喻义,常见于文学作品中指代具有季节特征的核心事务,如老舍《四世同堂》中"这茶会便是北平的夏宗"。

网络扩展解释

“夏宗”是一个古代礼仪术语,主要指诸侯在夏季朝见天子的仪式。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根据《周礼》记载,“夏宗”是周代诸侯在夏季朝见周天子的礼仪名称,与春季的“朝”、秋季的“觐”、冬季的“遇”并称四时之礼。其核心目的是通过定期朝见,加强天子与诸侯的政治联系,并在夏季这一“万物盛大”的时节商讨国家谋略(贾公彦疏)。

  2. 文献出处

  1. 延伸意义
    在部分文献中,“夏宗”也被用作人名(如明代官员孙夏宗),但此用法与礼仪术语无直接关联,需根据语境区分。

  2. 例句参考
    古籍中典型用法如:“春朝诸侯而图天下之事,夏宗以陈天下之謨。”

该词主要用于描述周代政治制度中的特定礼仪,现代多出现于历史文献研究或古汉语解析中。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周礼》原文及郑玄、贾公彦的注疏。

别人正在浏览...

八风班姬扇薄瘠避免不及时猜防残弊尘习迟钝牀箦储宫怵心诞敷达知底柱东床东胜煤田斗韵段桥短寿促命发慌飞鱼袋寡见少闻鳏惸函达鸿朴护呵获释涧沟驾鹊结阵疾很京圻蠲敝崇善骏驭空豁愧厉苦闷埒垣灵笈马军木铎蟠伏僻左潜包樵竖啓邑山峰时劫私道素鳞帖头啼謼同美相妒紊烦无后小律诗下气怡声歇店析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