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的意思、小一的詳細解釋
小一的解釋
古人想象中物質小至不能再分的質點。 惠施 用以稱無窮小。《莊子·天下》:“ 惠施 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其言也不中,厤物之意曰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内,謂之小一。”
詞語分解
- 小的解釋 小 ǎ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較的對象,與“大”相對:小雨。矮小。短小精悍。 範圍窄,程度淺,性質不重要:小事。小節。小題大作。小打小鬧。 時間短:小坐。小住。 年幼小
- 一的解釋 一 ī 數名,最小的正整數(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壹”代)。 純;專:專一。一心一意。 全;滿:一生。一地水。 相同:一樣。顔色不一。 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織。 表示動作短暫,或是一次,或具試探性:算
專業解析
“小一”在漢語中是一個相對古雅且使用頻率較低的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
指純一不雜的淳樸狀态(哲學概念):
這是“小一”最核心的含義,源自道家哲學思想。它指的是宇宙萬物未分化之前,最精微、最純粹、渾然一體的原始狀态。這個概念與“大一”(或“太一”)相對,“大一”指宇宙萬物的統一整體或本源,而“小一”則指構成這個整體的、不可再分割的最小、最精微的單元或狀态。它象征着道的精微和純粹性。
- 出處與引用: 此義主要源于《莊子·天下》篇,其中記載了惠施“曆物十事”之一的命題:“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内,謂之小一。” 這裡“小一”被定義為沒有内部結構、不可再分的極小單位。
- 參考來源: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莊子》(中華書局點校本)均收錄此義項。現代哲學著作如李學勤主編的《字源》 在解釋相關概念時也會涉及。
-
指古代低級官吏或小吏(曆史稱謂):
在更具體的古代文獻語境中,“小一”有時也用作對低級官吏或小吏的稱呼,帶有一定的謙卑或泛指意味。但這個用法相對少見,不如“小吏”、“下吏”等詞常用。
- 出處與引用: 此義項可見于一些古籍的注疏或特定語境中。例如,在解釋《禮記》等典籍中涉及職官的内容時,注家可能用“小一”來指代位階較低的官員。
- 參考來源: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辭源》(商務印書館修訂本)在相關詞條或義項下會提及此用法。北京大學《漢語大詞典》網絡版也收錄此義項。
“小一”在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罕用。其首要且最具哲學深度的含義是指道家思想中那個精微純粹、不可分割的最小單元或原始淳樸狀态(源于《莊子》)。次要含義是指古代的低級官吏。理解該詞需結合具體的古籍語境,尤其是先秦哲學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小一”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其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
一、哲學概念(主要含義)
定義:指古人想象中物質小至不可再分的質點,由先秦名家惠施提出,用以描述“無窮小”的哲學範疇。
出處:源自《莊子·天下》中“至小無内,謂之小一”,意為最小的物質單位沒有内部結構,無法分割。
哲學意義:
- 惠施認為萬物由“小一”構成,這些極小的單位不可分割,因此萬物在本質上相同。
- 與“大一”(指無限大的宇宙)相對,構成對宇宙觀的辯證思考。
二、其他引申含義
- 形容年齡或體型:
作為形容詞短語,可表示年齡較小或身材矮小的人,如“小一歲”“個頭小一截”。
- 職稱術語(較少見):
在部分教育體系中曾指“小學一級教師”,對應初級職稱,現多統一為“二級教師”。
三、現代應用
- 語言示例:常見于古文研究或哲學讨論中,如“小一與量子物理的不可分粒子存在概念關聯”。
- 日常使用: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多保留在特定語境或學術領域。
建議結合具體文本或語境進一步分析其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敗于垂成報路保禳赤縺蛇寸裂邨煙搭話代步盜船電力網斷绠奪魄風人詩豐佚鳳翥龍翔分詳拂綽挂鐮貴陽市韓詩合口黃班歡聞變歌健飯解印開徑開台鑼鼓孔口巋望捆翻臘賜拉馬克龍台緑慘紅愁密法南瓜子腦華捧靴潛納僑戶青頭人樣鰕胊三大政策桑笄桑秧三日仆射傷味上奏霜候疏從私文套裙天牎偷摸韡華圍魏救趙危重賢舊娴淑小當家